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海口出台深化改革若干《意见》打好转型关键战役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27 22:51:45
点击: 387

  《中共海口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 推动海口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有利于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顶层设计,这是海口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为此,《意见》系统提出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产业引导政策体系、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加快生态环保制度建设、健全科学考核评价机制等五项改革任务。这是记者16日从海口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中调”“西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意见》指出,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延续“东进、南优、西扩、北拓、中强”的城市发展战略,适时将“中强”调整为“中调”,加快中心组团业态和就业结构调整、旧城改造、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提高经济集聚效益和发展质量;将“西扩”调整为“西强”,加快完善长流组团功能,承接中心城区人流物流和部分行政、产业功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向西部集中布局。

  有关人士指出,近几年,海口实施“中强”战略,给城区中部带来活力。“十二五”确定的32条断头路中,已有近30条被打通,主城区交通明显改善;按期分批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以旧改推进业态升级、居民生活改善、防灾减灾设施建设,主城区品质进一步提升。这些都为“中调”打下基础。《意见》适时将“中强”调整为“中调”,城区中部更强调宜居宜业,更加注重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以及经济集聚效益和发展质量的提升。

  政策引导体制创新打响经济牌

  《意见》指出,完善产业引导政策体系。坚持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和海洋产业的主攻方向,梳理和规范工业、旅游、总部经济、航运、金融等扶持政策,放大产业发展基金效应,打好产业政策的“组合拳”。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推动金融、商业、旅游、会展、教育、医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产业的发展。

  市商务局局长符明全表示,海口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发展国际转口贸易条件优越,有利于打造面向东南亚的物流贸易中心。他认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作大外向型经济,应发挥口岸部门协调作用,促进通关便利;着力于推进降低外资进入准入门槛;探索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前店后厂”转变为“前电后产”,实行网络订货、实体工厂生产,面向进出口贸易;扩大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

  生态红线及考核体系形成倒逼机制

  《意见》指出加快生态环保制度建设。对境内河湖、森林、山岭、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严格的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湿地等生态红线,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严守生态安全底线。健全科学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优化考核指标体系。

  海口市环境保护局总工宋延巍认为,过渡开发和污染对环境的破坏性非常大,需要让环境休养生息,特别是对龙塘水源地、永庄水库等,要划出生态红线;对生态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单位应进行搬迁,实行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海口一直对空气,水源地和近岸海水进行长期的监测。2014年1月1日起,海口市正式启用两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分别位于桂林洋和石山地区。同时,海口去年9月把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列入“城市管理年”活动,2014年会在去年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实施生态环境综合十大工程。

作者:谢舒 编辑:李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