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银监会主席两年多,行走于香港与内地的刘明康,少了许多羁绊。每每出现在公众视野,他会更直接发表看法和见解。这位自称“现在是一个闲人”的技术派官员,居于庙堂,不忘江湖,越来越多展现出知识分子本色。
“金融业很特殊,要有敬畏之心。”12月下旬,在北京参会间隙,刘明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享了他对近期民营银行创办热、互联网金融热等诸多金融前沿话题的看法。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姿态昂首挺进金融业;大数据概念风靡全球,对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形成冲击。但现在就认为互联网金融就能取代传统金融,为时过早。
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本质上经营的是风险。无论是跃跃欲试热情高涨的民营资本,还是鼓吹颠覆性创新的互联网大佬,刘明康以他四十年金融从业的敬畏之心提出忠告,“搞互联网金融,既要懂互联网,更要懂金融。”
刘明康同时呼吁中国银行业缺失已久的独立风骨和服务精神。他认为,金融业应该“在商言商”。“银行要有自己的独立性与专业性判断,如果不保持独立性,会有灭顶之灾。”
“民营银行不一定会支持民营企业”
“不要有误区,认为国有和民营只有哪一个能搞好,哪一个搞不好。重要的是,不能把风骨丢掉。”
刘明康近期将早春读书会上的演讲《呼唤金融业的“风骨”与“柔情”》整理成专栏文章(新浪财经注:刘明康新浪专栏)发表,他从《威尼斯商人》的契约精神,讲到胡雪岩、乔致庸为代表的徽商、晋商兴衰,最后谈到了他亲手处理过的德隆案。
刘明康回忆说,成立银监会后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参与扑灭德隆的火灾。在德隆迅速由一家实业企业滑向一个错综复杂的杂牌金融系统时,“负债率高企,资金链断裂,火从新疆烧到全国各地。”
复杂的关联交易和频繁的违规操纵拖垮了德隆。据他回忆,当时堵在新疆银监局门口要钱的群众太多,导致工作人员无法进出,“吃饭都是从外面递进去。”
“今天民营机构参与金融,我们由衷欢迎,但不要有这样一个误区:好像国有和民营只有哪一个能搞好,哪一个搞不好;最重要的是,不能把风骨丢掉。”刘明康试图呼吁中国银行业缺失已久的独立精神,德隆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当前涌现民营银行发起热,但目前尚难看到有着清晰竞争定位、战略远景、股东资质、公司治理、激励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等详细制度框架设计的“民营银行”设计方案。也就是说,尽管民营资本有办银行的热情,但距离具备办好一家真正风险自担民营银行的要求,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21世纪》:你怎么看待近期的民营银行发起热?对其定位有什么建议?
刘明康:原来有一个观点,民营银行一定会支持民营企业,我感觉不完全如此,这里存在一定的误区。如果缺乏很好的政策引导,在扭曲的利润考核导向下,民营银行容易走形。综合来讲,成本低且效益高的,一般是大型企业客户。几乎所有银行都喜欢大客户。
但我觉得应该鼓励民营银行面向社区和小微企业。我们看到真正的草根出来的一些金融机构,比如浙江有几家银行,一直坚持做户均50万-60万的贷款。它们其实都没有走到社区以外的地方,但资本回报率也不错,一点不比大型银行差,所以并不是说要给什么样的政策,关键要会做小企业。
当然,解决微小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其实不仅仅是银行的事,应该更多依靠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诸如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的支持。
比如台湾,将资本市场拉开五个层次[注:包括台交所(上市)、柜台买卖中心(上柜)、兴柜市场(上市、上柜预备市场)、盘商市场(非公开交易市场)],让VC、PE有充分的渠道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退出,使它们愿意支持风险投资,小企业三年死了没关系,三年的投资回报可以覆盖损失。
但银行不一样,它的资金来源于储户的存款。
辩证读懂互联网金融
“最可怕的是,不懂金融的在搞金融。”
“我相信很多互联网公司会从非常激进的态度转向相对的理智。”刘明康认为,互联网企业积极申请银行牌照,是因为它们已经意识到牌照和体制的重要性。
在刘明康看来,让不懂金融的人来搞金融,并不是创新,比如比特币现在已经成为投机炒作的工具。
当然,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带来的技术革命,也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