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在解构重组中实现融合共赢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27 23:37:19
点击: 986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等不断成熟,互联网金融进入了飞速发展时代。

  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以互联网为媒介,使借贷双方通过平台进行交易的P2P信贷经营模式;小企业或个人利用互联网和SNS向公众展示创意,以寻求支持者提供资金援助的众筹融资经营模式;利用自有电商数据建立客户信用评级,并以此为基础发放网络贷款的平台小额贷款模式。

  除了以上的主要方式,民间资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交易等渠道进入金融领域。金融与互联网联姻带来的多元化模式,使得大量分散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门槛降低,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

  第一,众多短期和小额资金的提供者能够以互联网为依托,使资金进入庞大的金融供给市场中,农村金融的供给状况也会因此得到极大改善。

  第二,互联网金融时代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程度,使得新兴业态区别于传统银行业的运行模式,这一方面可以极大提高民间资本的配置效率并降低匹配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导致金融资本出现大规模的“脱媒”现象。

  第三,带有普惠性质的互联网金融,“包容性”地将民间资本整合到整个金融体系当中,迫使传统金融业探索创新,加剧金融市场竞争,推进金融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思想之一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传统金融业的商业模式和运作机制进行重构(RECONSTRUCTION)或者解构(DISCONTRUCTION)。这种重构或者解构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传统金融业的本质属性,比如互联网金融永远也改变不了信贷产品供求双方的借贷本质,也改变不了保险(放心保)契约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属性;但是,互联网金融却可以深刻地改变传统金融业的信息处理模式、客户筛选模式、风险控制模式和信用甄别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思维模式和营销模式已经极大地颠覆了传统银行业的运行模式,其蓬勃而灵活的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创新能力、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能力等,都对传统银行业提出了挑战和颠覆。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重构和解构使相当多的新兴客户群体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以一种更为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到银行业务中来,这一方面导致大规模的脱媒现象,另一方面也极大地缩减了传统银行业的版图。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银行业没有任何比较优势,相反,在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竞争和合作的历史进程中,传统银行业的核心优势—如严密的线下信用评估体系、紧密的客户关系、物理网点对客户的高度黏合性、对贷款客户资金流向的有效监督等,都是互联网金融难以比拟的。因此,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大举进犯,银行业要审时度势,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借鉴互联网金融思想中的精华,以互联网来武装自己,克服自己在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客户精准定位、信息搜集和甄别以及在产业链整合方面的劣势,令自身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仍可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是线上,而劣势是线下。互联网金融也必须与传统商业银行相结合才能活下来;相同的道理,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在线下,这种线下优势亦是互联网金融所不可比拟的,同时商业银行要吸收互联网金融的思想精髓,深刻变革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做到流程集约化、组织扁平化、信息电子化、网点虚拟化,大力降低运营成本,否则也是死路一条。

  商业银行未来的出路不是与互联网金融对抗,而是与互联网金融对接;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今天,商业银行要实现“金融互联网”,用互联网金融的思想武装自己、改造自己,才能在未来实现一种融合与共赢。

 编辑:贺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