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青岛:打造蓝色高端新兴产业体系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27 23:37:32
点击: 1027

  201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坚持不懈抓项目、稳增长、调结构、促融合,保持了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6万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利税增长16%左右、利润增长超过20%。

  2013年工作总结

  一、加快项目建设,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牢牢抓住项目这个科学发展的生命线,深入开展“进现场、解难题、抓开工”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千亿元级产业链。以调整存量为着力点,立足传统产业升级,滚动推进475个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一汽商用车基地等177个项目竣工,完成投资307亿元;238个项目在建,计划投资887亿元。以优化增量为突破口,瞄准蓝色、高端和新兴,深化产业链定向招商活动,斯图加特工业机器人等21个大项目签约落地,计划投资216亿元。项目建设带动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前11个月,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357亿元,同比增长33.4%,规模增速再创新高;重点打造的家电、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10条千亿元级产业链稳健发展,累计完成产值110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5.4%。

  二、实施创新驱动,企业活力不断增强。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立项推进1718个技术创新重点项目,研发费总预算84.5亿元,培育认定无线射频集成器件等专精特新产品(技术)298个,8个项目被认定为国家和省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建立常态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机制,133家企业的180项技术需求与22家高校院所的880项科研成果“双向对接”,达成合作成果50余项。推进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举办第二届工业设计大赛,创建首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总数6家;累计培育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53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7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高到40%。实施企业管理创新工程,首次设立青岛市企业管理奖,南车四方机车公司等5家企业和海尔集团组织结构创新等5项管理创新成果获奖,受到市政府表彰奖励。

  三、深化品牌战略,政企同心开拓市场。实施品牌价值提升工程,围绕“培育10家国际知名、国内领先品牌企业,壮大100家国内知名、行业领先品牌企业,建设1000家自主品牌梯队资源库”的目标,今年以来有122个品牌纳入年度“青岛名牌”培育计划,7家企业入围第二批全国品牌培育试点企业,总数达到13家,其中4家企业被评为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进一步提升了“青岛制造”的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开展“树品牌、拓市场”系列活动,发挥政府公信力与企业品牌影响力的综合优势,举办青岛国际时装周暨名牌展示周系列展会,组织“百家品牌企业、千种名牌产品”南下武汉,启动“青岛名牌神州行”推介展销会,先后帮助企业争取订单11.3亿元,取得了提升青岛名牌知名度、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叠加效果。

  四、优化产业布局,集聚效应显著提升。立足“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推进工业园区整合扩容提升,52个工业产业集聚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4亿元、项目投资309亿元,7个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通过国家或市级验收,首批5个园区通过清洁生产评估验收,累计创建4个国家级、6个省级和11个市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同时,以“区中园、区边园”的形式,配套建设5个小企业产业园,为解决小企业“用地难”开辟了新途径。推进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与定向转移,全市92户启动搬迁企业中,75户异地搬迁企业全部转入指定产业集聚区,目前有37户新址项目竣工,31户项目在建,累计完成投资138亿元。预计52个集聚区全年工业产值将突破8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

  五、推进两化融合,信息产业快速增长。加快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制定出台“智慧青岛”战略规划和7个专项规划,完成网络基础设施投资近6亿元,全市光纤到户覆盖能力超过110万户,建设4G(TD-LTE)网络基站1000多个、无线AP接入点15万个。实施重点领域10个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举办两化融合供需桥会、电商融资桥会等系列活动,培树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17个、示范项目30个,预计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1500亿元,增长30%以上。组建软件企业发展联盟,举办第二届青岛国际软博会暨3D打印技术展,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等16个合作项目成功签约。推进“东园西谷北城”千万平方米软件产业园区建设,累计开工269万平方米、竣工106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近70家。预计,全年软件业务收入将突破700亿元,增长30%以上。

  六、实践群众路线,服务企业提速增效。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下基层、进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一是积极推进职能转变。原有的12项行政审批事项,仅保留了国家规定的2项,其余全部精减下放或转为监督服务事项。二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首次设立企业技改贴息、首台套等专项扶持资金,举办“企业技改促进月”系列活动,培训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31个技改项目获得贴息扶持7000万元,撬动技改投资贷款11亿元;261家企业1100多个项目共27.7亿元研发费享受到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首批14家上规模软件企业获奖励1250万元,有力支持了企业创业创新发展。三是深化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大企业直通车服务平台,协调解决企业重大经营事项978件次。建设市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日前正式上线启用;组织153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单位,开展“法律体检”、“管理诊断”等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493次,服务中小微型企业11万户次;实施小企业公共服务外包项目,为1318家新创小微企业提供免费财税代理服务。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前11个月,通过担保、过桥及优惠贷款平台等政策性措施,共为3000多户次中小企业解决低成本融资245亿元,同比增长10.6%。

  2014年工作思路

  新的一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各项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加快创新转型,着力打造蓝色高端新兴领域为导向、千亿元级产业链为纽带、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两化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更加注重稳中求进。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强化生产要素保障,深入开展“政企联手拓市场”行动,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有序化解过剩产能,力争经济规模和质量效益“双提升”。

  二是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强基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龙头、抓配套、补短板,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新建项目和搬迁企业定向集聚,促进低端传统产业向蓝色高端新兴领域转型,打造百亿元级园区、千亿元级产业链,加快“腾笼换鸟”步伐。

  三是更加注重融合发展。依托“东园西谷北城”,集聚布局软件、集成电路、物联网、云计算、3D打印、卫星导航、工业机器人等重点项目,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在社会民生领域的集成应用,建设智慧青岛,促进信息消费。

  四是更加注重企业服务。推进大企业直通车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深化重点领域经济体制改革,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措施,充分激发广大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培育行业领军型大企业集团,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编辑:贺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