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敦煌:一个丝路经济带城市典型样本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28 7:34:38
点击: 611

  敦煌,丝绸之路上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全世界两个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六项标准的景点之一,被称为“东方卢浮宫”。

  这里也依然是中国西部待开发地区,经济落后。以往中国城市的发展陷入唯GDP论,在工业大量创造GDP的年代里,为了保护敦煌优越的历史文化资源,反而成为工业开发的枷锁。

  自然环境的限制,国家在这个地区设置了各种条件,例如不允许过渡开发矿产资源。水资源的紧缺也注定此地无法上马大型工业项目。

  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之后,甘肃因地制宜地选择了文化品牌战略。敦煌巨大品牌价值被前所未有的重视起来。

  一名知情人称,敦煌已成为甘肃省丝路战略上非常重要的品牌形象。以往是隶属酒泉的县级市,各种项目争取和政策审批需要一级级上报。现在,直接与省里对接,避免了与其他地区“排排坐、分果果”的状况。

  借用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风,敦煌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发展计划。除了交通、旅游业的发展,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约300亿。水、地、钱仍然是敦煌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丝路经济带已让敦煌看到了重现古丝绸之路辉煌的机会。

  水,地,钱

  根据百度搜索的数据,外国游客最想去的中国景区里,敦煌排名第五。然而到敦煌旅行的每100位游客里,实际只有5名是外籍人士。

  “如果一个外国人希望领略敦煌风光,需要先长途跋涉飞到北京西安或者乌鲁木齐,然后再碰碰运气能否买到去敦煌的机票。如果不行,他得再花上一天时间坐汽车或者火车,才能到达。旅长游短是最大的问题。”敦煌市委书记詹顺舟介绍。

  直到2006年,敦煌才建成了连接兰州最远直达西安的铁路,初步完备了铁、陆、空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航空是远途游客来到敦煌的主要方式,而属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备降场的敦煌机场,虽已经四次扩建,目前旅客吞吐量仍只有30万。

  “机场等级太低、吞吐量太小,国际游客不说。广州来的客人,也常常会面对周折一天的航空旅程,车上睡觉、下车看庙,时间都花在舟车劳顿上。”詹说。

  目前,敦煌沿用的仍是2003年版的城市规划。许多“负面清单”掣肘了敦煌的建设。

  该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只有不到5%(约合1600平方公里)属于绿洲,其它地方均是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茫茫戈壁、沙漠。20万敦煌市民和千年遗存的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魏晋墓共享黄沙漫天里的一抹绿。

  水一直是敦煌发展的最大制约。发源于祁连山冰川的疏勒河和党河是近代敦煌主要的水源,二者在交汇以后,继续流向南泉湿地的哈拉湖,灌满哈拉湖后再向南流入西湖湿地。靠着疏勒河和党河的生态补给,南泉湿地和西湖湿地屏蔽了库木塔格沙漠,保卫着沙漠戈壁里的敦煌绿洲。

  近年日益枯竭的水源和不断东进的库木塔格沙漠,让这一千多平方公里的生存地显得愈加逼仄。

  库木塔格沙漠是中国第六大沙漠,它已经吞没了一个古老的王国——楼兰。作为绿洲屏障的南泉湿地和西湖湿地的不断退化。使得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1-4米的速度向敦煌扩张。敦煌不想重蹈楼兰覆辙。

  然而,上世纪60年代以来,疏勒河上游建成了两个水库截流地表水,疏勒河遂断流。虽每年也有一定量向下游的放水,但疏勒河下游河床仍常年枯涸。据《时代周报》报道,2002年因为水太多,上游的瓜洲县双塔水库史无前例地下放了约2亿立方米水,但即便如此,水流在进入敦煌20公里以后便没了踪迹。

  党河,是目前敦煌市的主要河流,年流量约2.98亿立方,但十几年前,每年农业灌溉就将这不到三亿立方的水用得一干二净,还有上千眼机井每年从地下抽出约1亿立方米地下水作为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的补充。

作者:陈宁一 刘洋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