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并提出七点要求。
区域协同发展,历来难以协调。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学者曾提出过成立中共中央分局的建议,协调跨省区域事务。当然,这也仅仅是个建议。无论是长三角,还是珠三角,还是其他跨省事务协调,过去这些年,失败的教训比比皆是。我们预计,由总书记亲自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各方面的政策调整和规划将会陆续出台,落实起来速度很快。
去年七月,我参加了河北廊坊市委市政府举办的环京津增长极发展及廊坊路径研讨会,与国内各方面专家探讨了廊坊对接京津错位发展、高端发展所追求的“近中求通,通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好”目标。廊坊是打造河北省打造第三增长极的第一方阵和战略突破口,此次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对廊坊意义重大。具体而言,廊坊可以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突破口、京津卫星城、产业承接地。
一、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突破口的廊坊
习近平在这次座谈会上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思考廊坊市的发展定位,必然要跳出传统行政区划的空间来思考廊坊的发展,“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应从一个更广泛的视角去审视廊坊的机遇和战略方向。
河北省已经把廊坊定位为环京津新增长极战略突破口。廊坊地处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之间,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这一区位得天独厚。河北和廊坊应该以此次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把本省本地发展战略自觉融入到国家战略当中去,把廊坊定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从中央层面来看,应该赋予廊坊更多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模式的任务,让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率先探索,大胆创新。这个战略突破口,不仅是物理空间层面的,更是制度创新层面的。
例如,河北和廊坊在辖区飞地的行政管理上就探索了一种新的模式。廊坊辖区由于历史原因被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廊坊北三县是全国最大的省间飞地,被京津两市包围,游离于河北主体之外。河北和廊坊在廊坊市委设置专职的副书记协调北三县,这是现行体制下的一种有益探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探索过程中,要鼓励各地在制度上因地制宜大胆创新。
京津冀城市群有着鲜明的特色优势。北京作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独一无二;天津具有港口和制造业的优势,未来也将借助自贸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石家庄具有商贸业的优势,唐山是传统的重化工业城市。处于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廊坊,要善于借势发展,大胆突破行政的藩篱,迅速释放发展潜力。
二、作为京津卫星城的廊坊
卫星城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多是从“卧城”开始的,也就是人口的工作和文化生活还在主城区,晚上回到卫星城休息。当前离北京较近的燕郊等地区,随着房地产开发的兴起已经呈现“卧城”的特征。但交通始终是个瓶颈。
廊坊如果将部分区县的发展定位于北京的卫星城,那这些区县的初期发展没有必要也很难一步到位,发展目标不宜定位在直接建成拥有独立工业和全套服务设施的新区。
北京居住成本高,环境压力大,要想把饱受高房价和交通拥堵折磨的居民吸引到廊坊居住和生活,首先要把交通问题解决,从居住地到中心城区的通勤时间要保证在1个小时之内,而且交通成本要低廉,普通工薪阶层每天往返要承担的起。
从距离上看,比照其它国家建设卫星城的经验,卫星城的规划选址首先要考虑它到中心城市的距离。随城市的发展及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卫星城到中心城市的距离也在不断延伸。
伦敦使城市沿着三条主要快速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形成三条长廊地带,在长廊终端分别建设三座具有“反磁力吸引中心”作用的城市,其中密尔顿?凯恩斯新城距伦敦以西74km处。韩国首尔所建的卫星城距首尔市中心一般都在30—40km。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在东京、大阪等城市周围都陆续建了不少的卫星城,称之为新镇。东京周边的新镇有7个,它们距东京市巾心的距离多在30—50km,最远的筑波距离东京都中心约60km。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