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吞东南,横岭隔地维。百国共臻奏,珍奇献京师。”这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盛景。而在日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李克强特别强调中国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一路一带)的建设,建设全方位开放格局。这为中国外贸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位于对外开放前沿的珠海,也在抢抓建设“海丝之路”的战略机遇:珠税区拟建珠港澳物流合作园以打造“海丝之路”重要节点、贸易部门对“海丝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进行调研、推动珠海和东盟的经贸合作……珠海部门、企业近期的动作频频。
在参与“海丝之路”的建设中,珠海拥有怎样的优势?下一步该如何着力?多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珠海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有望成为架构海上丝绸之路整体走廊的关键节点,应该充分融入到“西江—珠江经济带”的建设,挖掘更多的外贸需求,同时依托横琴的政策优势探索跨境电子商务等,进一步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优势 珠海是“海丝之路”整体走廊关键节点
当前,国家正研究出台“一带一路”的相关规划,推动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这将为全国各地的的对外贸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地处沿海地区的珠海该如何定位、抢抓机遇?自身优势何在?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认为珠海在抢抓“海丝之路”机遇方面有很好的优势,“首先珠海有国家级新区横琴,又是未来粤港澳自贸区的组成部分。另外,珠海地处珠三角,可以对接粤西,未来还可通过港珠澳大桥跟港澳对接,进而跟东南亚对接,有望成为架构海上丝绸之路整体走廊的关键节点,通过走廊可走向世界,区域优势非常明显。”
广东省社科院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明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各地都可得到新的发展机会,珠海跟广州、泉州等历史上海上丝路的始发港一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目前广东和广西正在申报建设”西江—珠江经济带“,而珠海港是西江—珠江航道里最重要的港口,因此珠海在两江经济带中的地位无可取代。它不光承接珠海自身和粤西、粤中地区的外贸需求,还承接着西江上游流域的西南各省的外贸需求,这个机遇要好好把握。”
升级 增加服务业产品出口比重
外贸的转型升级一直是珠海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之一。多位专家认为,与30多年前的对外开放不同,如今“海丝之路”的建设对外贸结构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利用“海上丝绸之路”机遇倒逼外贸产业结构的变化?
林江认为,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涉及的企业肯定不是一般的加工贸易了,而是要有技术含量的。“对珠海来讲,要摆脱传统的加工贸易思维,以全新的理念去推动改革开放,尤其要推动国企走出去。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开放程度,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副校长董小麟表示,通过海上丝路建设,珠海可以承接很多的服务外包项目,可以建立相关的产业基地,尤其可以利用好横琴的政策优势,探索跨境电子商务,增加服务业产品的出口比重。“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大电商开始做跨越国境的电子商务,这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项目,主要靠人才,无需太多场地,很适合珠海来做。在今后的发展中,珠海还要注意打好自己的服务品牌,而不是贴牌做服务贸易。”
挑战 物流基础配套最为关键
珠海在抢抓“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机遇中有很好的优势,但专家们认为,总体而言,珠海的经济总量、发展腹地等以及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面都还有提升的空间,尤其是要注重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珠海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这个大的战略当中,物流发展非常重要,目前珠海港的吞吐量还有限,随之形成的一些物流服务,包括现代物流、金融就相对滞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所以物流业发展水平在加快提升,它们越发展,就越能带动更多货主,使珠三角更多企业选择珠海港来出海。”林江说。
董小麟也认为,珠海有空港、海港、铁路,要统筹考虑这些基础设施完善物流产业发展的硬件基础,使各种要素充分衔接,“只有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可以充分结合,才能在‘海丝之路’建设中获得更多市场空间。”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