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坚持集聚高端产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致力于促进产城融合,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苏北乃至淮海经济区均处于前列。2013年共实现业务总收入1350亿元,增长9.4%,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亿元,增长14.5%,先后被授予“国家火炬安全技术与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安全产业创新示范园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江苏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江苏省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示范基地”、“江苏省文化科技产业园”、“江苏省首批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等称号,成为了徐州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随着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晋级为国家高新区,下一步,徐州高新区将按照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建设要求,努力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徐州高新区将以打造徐州南部主城区和一流高新区为引擎,培育发展安全科技产业,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互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与城市环境相得益彰
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前身是铜山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0年初,为实现开发区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开启了由经开区向高新区的转型。2011年1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江苏省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2年8月19日,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苏北地区首家国家高新区,也是江北首家综合性国家高新区。
徐州高新区位于徐州南部,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这里是京沪铁路和陇海铁路的重要枢纽,是东部沿海经济向中西部辐射的重要支撑点,具有东靠西移、南北对接、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特点。随着京沪高速铁路的全面开通以及徐兰、徐连客运专线加快建设,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加速集聚。徐州高新区依托良好的创新环境、先进的产业体系,对淮海经济区乃至我国东部地区创新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引领作用。
区位得天独厚是徐州高新区发展的先天优势,而良好的城市环境则是徐州高新区加快提升留驻优秀人才、吸引先进技术、吸收优势资本等打造的后天优势。建区以来,徐州高新区坚持产城融合,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先后建设了久隆凤凰城、国基城邦、檀香山别墅区、中国矿业大学圭山教授别墅区、江苏师范大学牛山教授别墅区等40多处高档小区。集聚了从幼儿入托到博士学历的完备教育体系;建设了三级甲等医院、社区医院22所,具备了较为健全的城市功能。
产业优势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
建区以来,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锻造了从配套件到整机的装备制造产业链条,集聚了从研发到制造的电子信息产业群体,搭建了从配件到整车生产线的汽车产业架构,夯实了传统产业的发展基础。依托徐工集团的影响力,云集了180余家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包括工程机械整机(车)产品和配套产品共几百个品种。美驰车桥作为全球最大的非公路车桥生产企业,拥有了同类产品的市场控制权;环球锻压作为国家数控压力机械国家标准制定和召集单位;徐航压铸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了汽车铝合金Ⅴ6发动机缸体和重型卡车变速箱箱体,填补了国内空白。建有电子信息企业41家,产品涉及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电子医疗仪器设备、电子温湿度控仪器、称重电子等领域。国内规模领先的车用整流器和调节器龙头生产企业徐州云意电气有限公司,是第一届中国内燃机电机电器电子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之一,占据了国内56%的市场份额,不久前成功上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徐州雷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内唯一一家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重点示范工程项目”的企业,并被批准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生殖健康产业医疗器械基地。拥有15家车辆制造和零配件企业,总投资120亿元的徐工重卡项目带动了高新区车辆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传统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徐州高新区依托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科教优势,大力发展矿山安全技术与装备这一新兴产业。建成全国第一家感知矿山物联网研发中心,组建全国唯一的感知矿山物联网技术联盟,感知矿山物联网技术被国家安监总局鉴定为全国领先水平。目前,感知矿山物联网技术涉及矿山安全装备的有大型采煤机械、安全提升装备、井下运输装备、煤炭筛分装备、电气控制系统、防爆变频系统、检测控制系统等近百种产品,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紧密型的产业链。经国家安监总局批准,徐州高新区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联合建设了我国东部唯一一家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目前已开始招商。徐州高新区拥有矿山安全技术与装备企业48家,固定资产21.3亿元,2013年这一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70亿元,实现利税24亿元,同比增长14%。徐州矿山安全装备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产业园。第三届安全科技产业协同创新推进会的召开,为徐州高新安全科技产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为打造“中国安全谷”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李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