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区打造社区治理新模式
秦淮区是南京市唯一的被民政部确定的首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近年来,秦淮区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以扩大公众参与、强化社区自治为主线,以归并行政职能、下沉服务重心、强化社会协同、扩大公众参与为路径,在街道社区、居民、社会和政府四个层面进行创新,大胆探索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的变革,初步形成了“中心制—耦合型”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建立街道“四部一中心”组织架构,实施扁平化管理服务
记者了解到,秦淮区按照集约化、扁平化的要求,积极整合街道内部资源,撤销传统的科室设置,建立了经济发展部、社会管理部、城市管理部、党政综合部、市民服务中心的“四部一中心”组织架构。实施“四部一中心”改革,使得纵向压缩管理层次、理顺工作关系,横向归并业务、整合人员,街道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实现了多层级服务向扁平化服务的转变,街道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同时,结合市权区权下放,科学确定“四部一中心”工作职能、人员配备和运行模式,实现了架构扁平、服务前移、管理落地。
建立街道市民服务中心,“一门式”办理为民服务事项
秦淮区按照“15分钟服务圈”的要求,在街道建立布局合理的市民服务中心,并且把社区承担的“就业证申领与发放”等行政职能重新上收到街道市民服务中心,把“低收入家庭住房申请”等区级职能下放到街道市民服务中心,把原来散落在街道科室的民生服务职能全部平移到市民服务中心,通过“一收一放一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向街道市民服务中心集中社会事务及群众生活相关的服务事项,实现了“一门式”办理。在此基础上,秦淮区梳理并建立了《街道市民服务中心服务项目目录》、《社区居委会协助市民服务中心工作目录》,不断推进市民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建立街道“民生工作站”服务新模式,零距离服务群众
按照“三进三问五个好”的要求,秦淮全区112个社区建立民生工作站。据悉,每个工作站由一名区级领导或区管正职领导带队,并且吸引区管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法官、检察官、律师、社区民警和志愿者参与。以“解决问题”不是“解释问题”、“联系群众”更是“服务群众”为宗旨,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下午,到指定社区接待群众、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同时,剥离社区行政事务和政务类公共服务后,每个社区按300户一个网格,组建网格服务团队,打破条口业务界线,整合社区民政、劳保等条口的专职社工全部进入网格,每天深入居民家中,问需于民、服务群众,变“被动坐等”为“主动上门”,得到了居民群众认同。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工作合力
为使社区服务更加专业化、社会化。秦淮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和政府等多元主体,以项目为纽带,实现了良性互动、功能耦合。
首先,强化社区自治功能。结合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将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积极分子等不同利益群体吸收进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将居民代表、社会组织负责人、社区名人、驻区单位负责人等充实进社区居委会下属各委员会,同时建立完善社区自治制度,积极推进民事民议、民事民管。其次,引进和培育社会组织。整合建立为老服务的“银发家园”、为小学生服务的“放学来吧”、家政服务的“居家无忧”、法律服务的“春风驿站”、文体服务的“活力社区”5类服务品牌,让有需求的居民能找到相应的服务组织。目前全区每万人登记注册社会组织数达9个。最后,尝试社区工作适度外包。按照“权责分明、居社分设、各得其所”的原则,2013年3月,在大光路街道蓝旗新村社区开展社区工作服务外包试点,街道以合同购买的方式,把社区居委会自治职责范围之外的工作外包给社会组织,社区居委会受街道委托对服务项目进行监督评估。
秦淮区以探索街道“中心制”改革和深化公众参与为主线,从制度设计入手,以街道中心制驱动社区治理、社区自治和社会服务的创新和发展,初步形成的具有秦淮特色的“中心制—耦合型”社区治理模式,得到了国家民政部的充分肯定,经验做法由民政部编辑成《中国特色社区建设:南京市秦淮区经验》一书,在全国进行推广。《中国特色社区建设丛书》专家评审委员会认为,秦淮区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发展方向,能够为同类城市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