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试验区不宜遍地开花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28 7:43:46
点击: 1239

  当前试验区、示范区的四大弊端

  设立试验区、示范区是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十分必要。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每一个国家级试验区、示范区都是经过中央政府审批的,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地方政府“跑部钱进”,为权力寻租创造了空间,同时也可能加剧各地区之间的不协调发展。

  1.加剧了政府对资源的配置能力,导致资源错配

  这些试验区通常成为地方政府展示政绩的招牌,鼓励地方政府争相跑中央部委要优惠政策,造成了“地方政府竞争一点也不亚于企业竞争”的现象。

  比如,目前上海自贸区设立后,许多沿海、内陆、沿边等省份和城市都纷纷向中央申报设立自由贸易园区(港),继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综合保税区后,又出现了新一轮的自由贸易区竞争热潮。若在政府主导下,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地区由于跑得勤、跑得快,也被纳入进自贸区,就会违背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

  2.盲目发展产业园区,极大浪费了国家资源、资金、人力、物力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争名头,不顾地方产业发展实际,不惜血本投资,盲目圈地、建园区、造房子,其结果形成了许多有名无实的园区。造了一堆写字楼,但没有企业入驻,或者引进的是与该产业无关的其他类型企业,比如房地产业。这些地方政府、企业利用国家优惠政策进行套利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市场秩序。

  近年来鼓励发展创意设计服务业。一些地方政府拿出钱、拿出地、拿出很多优惠政策,甚至企业可以“拎包入住”,各地为了引进企业相互挖墙脚,相互攀比优惠政策,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笔者在一些城市调研,目睹一些创意设计园区占了大片土地,开了不少服装店、餐饮店,却没有几家创意设计企业。

  3.造成人为市场垄断,影响了区域经济平等竞争和企业公平发展

  这些试验区、示范区成立后,在获得一块金字招牌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得到了各类不同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不仅具备了集聚资金、资源的优势,事实上也获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

  这客观上造成对其他地区的不公平。比如,我们调研发现,由于服务外包产业促进政策只是针对21个示范城市,其他城市无法享受,从而拉大了示范城市与非示范城市之间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差距,也打击了非示范城市的积极性。

  4.扩大了政府寻租空间,产生了滋生腐败的土壤

  地方争取设立这些“特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中央优惠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在“跑部钱进”的导向驱动下,很容易产生政府的寻租行为。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拿到这些招牌,就要千方百计地跑部委、走后门、拉关系。在招商引资中,一些企业为了利用优惠政策套利,也极可能发生行贿行为。

  警惕试验区遍地开花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未来依靠示范园区先行先试的政策,做出相关产业发展的典型再推广铺开仍是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方法。但总体思路上看,经济发展应该依靠市场推动,而不是政府推动;区域发展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是推行普惠制,而不是优惠制。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示范区、试验区政策的普适性

  济南综合保税区的同志曾向笔者建议,把上海自贸区的经验试深、试透,然后在全国的综合保税区进行复制,这样,就不用各城市往中央跑去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了。这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思路。

  2.试验区、示范区要有典型示范价值,不宜搞“普惠制”

  既然是示范、试验性质,就要具有代表性,一旦成功就可以向全国推广复制,如果失去了推广价值也就失去了意义。

  如果试验区遍地开花,就失去了依靠典型示范来引导区域发展的意义,也提高了试验成本。因此,没有必要搞平均主义,“排排坐,吃果果”,每个省份都有要一个。更不能像发饶饼一样,凡是饿了的来要就发一个;也不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谁跑得勤、跑得快,得到的优惠政策就多。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