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7日,第六届中国金融外包峰会在昆山花桥成功落幕。本次峰会以“新金融·智服务”主题,深刻探讨了新金融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如何谋篇布局、金融外包企业如何打造智慧服务的核心能力以及金融机构和金融外包企业如何嫁接互联网思维等问题。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先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朱晓明先生,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杜克大学校董、法学院教授高西庆先生,台湾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理事长、蓝涛亚洲总裁黄齐元先生,英国EMRG创始人兼主任Amit BADAMI先生,中国科学院大学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吉贝克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世平先生等特邀嘉宾为峰会作了精彩演讲。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骞芳莉和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院长金旭先生主持了会议,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万连坡为会议致辞。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台湾金融业代表团与大家共同探讨两岸金融业的合作与发展。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等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带来极具参考价值的主题演讲。金融机构、专家学者、服务外包企业就“新技术驱动下金融服务外包的创新与机遇”以及“如何提高金融外包服务的风险管理能力”两个话题展开高端对话。峰会期间,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发布了重要研究成果--《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14)》,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专业服务。近三十家境内外金融机构及其他发包企业与服务外包企业进行了业务洽谈与项目对接。
随着当前中国经济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中国金融业正迈入新金融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等重要决定,为中国金融改革指引了方向。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改革,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意味着金融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新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正在强力重塑金融格局;银行业加大开放、利率逐步市场化, 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无不成为当下“新金融”的重要标志。
面对“新金融”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金融机构如何从业务结构、盈利模式、风险控制等多方面来提升竞争优势可谓正当其时。作为金融机构的合作伙伴,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已经逐渐从客户的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和价值创造中心,从简单的买卖关系转变为战略合作关系。一些敏锐、进取的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已经迈出了转型、升级和创新的步伐,采用新技术帮助客户提供智慧的咨询服务,基于原有的交付经验形成解决方案,在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壮大,并加快了新技术的发展。金融机构寄希望于依托新技术而生的智慧服务和解决方案来突破现实瓶颈,而这恰恰是金融服务外包有待开发的战略性新兴蓝海。金融服务外包领域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将成为推动我国金融业和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增长极。
据悉,本次峰会由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昆山市人民政府主办,花桥国际商务城、昆山市服务外包企业协会、花桥金融外包研究中心承办,金融咨询网、《服务外包》杂志协办。国家商务部、昆山市政府的相关领导,境内外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特邀代表,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知名服务外包企业、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园区、专业咨询机构、行业协会等机构的代表,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了本次峰会。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