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见”,在文章与姚笛的恋情正式曝光的同日,阿里与银泰也在一起了。相比文章与姚笛被群众质疑,阿里与银泰的“基情”似乎更容易被接受,这俩一起捡了多年肥皂的好兄弟终于修成正果的走到了一起。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O2O。
持股让双方关系更紧密
阿里53.7亿港元投资银泰,未来持股将不低于25%,对于这一消息多数人并不感到吃惊,阿里与银泰之间早已暗生情愫,双方渊源颇深。马云与沈国军已是多年好友,而且在很多业务上都有资本合作。
2010年1月,马云成立云锋基金时,沈国军是组建者之一;2010年和2011年,阿里先后在浙江和重庆成立两家小贷公司,银泰是投资方之一;2011年分拆后的天猫宣布开放平台战略,银泰又是首批入驻的38家企业之一;2013年阿里牵头组建菜鸟网络,银泰投资16亿占股32%成为第二大股东,沈国军出任菜鸟网络CEO;2013年双十一,银泰旗下35家商城全力支持天猫双十一的O2O玩法;同样在2014年,3.8手机淘宝购物节,银泰再度全力配合阿里。
阿里一系列的动作,都能看见银泰或沈国军的身影,双方的关系早已亲密无间。不过,此前多是战略合作关系,更多是靠马云与沈国军的私人交情走在一起。
然而,战略合作只是公关词汇,可让双方的合作看起来更高大上,其结果往往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毕竟不是同一家公司,难免在合作中出现间隙。要想密不可分,持股是第一步,要是仍存在磨合问题,阿里全资收购银泰也是有可能的,毕竟有高德的例子在先。
事实上,在阿里投资银泰的媒体沟通会上,双方高层也表示了类似的意思。在经过双十一、3.8等多次合作后,双方高层已经意识到资本层面的进一步合作的必要性,只有尽可能的将两家公司融合成一家,才能顺利推进O2O战略。事实早已证明,单纯的战略合作更像是口头协议,根本无法有实质进展。
营销、支付、大数据 不是一家人难以深度互通
为什么战略合作不靠谱?因为说一会事,做是另一回事。阿里计划基于移动互联网,打通线上线下,实现多端互通的新消费模,这就涉及到与银泰在营销、支付、大数据等多方面深度合作,若只是所谓的战略合作关系,很多合作方案只是口头上说的好,真正到执行环节,下面的人很难做事的。
O2O营销需要打通双方的CRM等,然后再借助移动端做到立体式营销,这是一个复杂的产品开发,尤其要涉及到会员信息,这可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之一。单纯的战略合作关系根本不足以让二者全心全意的将会员体系开放给对方。
另外,阿里想借势与银泰O2O合作推支付宝钱包,但支付关乎现金流,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不是一家人的话,谁愿意将生死存亡的命脉交予他人?事实很明显,这么多传统零售商场有哪家愿意力推支付宝钱包作为消费者付费的方式呢?所以借助银泰的力量向移动支付市场渗透也是阿里的重中之重。
大数据是未来互联网竞争核心,阿里手握消费大数据,但要将这些数据加以利用,除了电子商务市场外,还需要落地。基于移动互联网,阿里可将大数据有效的利用到传统零售市场,但要想普及,前期还需要试点,以便掌握借助移动互联网将大数据有效的利用到传统零售的方式。
阿里这么多核心业务需要落地,没有换命的交情谁都不敢真心合作,战略合作靠不住,只有资本的深入合作,让两家公司尽可能的成为一家才能在业务上有实质性的进展。
战略布局是浮云 阿里急需O2O成功案例
除了“战略合作”,还经常会听到“战略布局”,事实上战略布局只是浮云,是企业对宏观市场的把控,在O2O市场布局上,阿里该做的都做了,现在最缺的是实际成果。概念只是一时的新鲜感,当概念已成为废话时,只有展示实际成果才能得到业界响应。
阿里可以像微信一样画大饼,与更多的商城战略合作,但这最多只是取得短时间的舆论盛况,当一段时间后未能取得真正成果时,反而容易被舆论反咬吞噬。利用所谓的战略布局短暂的占领舆论高地无异于饮鸩止渴。
阿里该如何与大型传统零售合作,营销、会员、数据、支付、供应链、消费形式、物流配送等,这里面有太多的未知难题需要解决,没有实质行动去做探索,单纯的靠画大饼为生根本难以持久。
作者:王利阳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