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服务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服务业开放和服务外包成为经济领域的热点议题。各主要经济体围绕服务价值链展开新一轮竞争与合作,我国再次主动把握经济全球化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鼓励开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政府应着力加强公共服务供给、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推动可持续发展。在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应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以质带量,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再上新台阶。
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产业规模快速扩张,产业层次不断提升
产业规模快速扩张。服务外包作为全球价值链管理的非股权模式,不仅仅是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手段,而是企业有效规避风险、开拓目标市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尽管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市场仍然稳步增长。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人力资源丰富且质量不断提升,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服务外包承接地之一。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我国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金额336.4亿美元,2013年将突破400亿美元,持续保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从业人员规模超过500万人,正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极。
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岸服务外包业务增长潜力巨大。特别是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一方面我国庞大的内需市场逐步释放,另一方面我国服务外包业务承接能力也不断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逐渐呈现出离岸外包与在岸外包并举、协调发展的趋势,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前景可期。
产业层次不断提升。正是信息和通讯技术不断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的可贸易性,世界服务贸易逐渐向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倾斜。以电子信息为主和以高科技为先导的服务外包成为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亮点。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初期,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主要部分也是由信息技术外包(ITO)构成。据我国商务部统计,2008年我国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中约70%业务属于信息技术外包(ITO),而且这些业务主要来自相邻的日本和韩国等地区。随着服务外包促进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我国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市场进一步拓展到更为成熟的欧美市场,业务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外包(ITO)所占比重在波动中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所占比重呈现上升势头。2012年,我国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中,信息技术外包(ITO)离岸业务执行金额比重已降至60%以下。
服务外包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实践领域。随着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工作在服务外包领域的展开和服务外包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增强,服务外包产业结构将会进一步优化。
(二)以示范城市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体系初步
形成示范城市成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主体。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已成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主体,既是服务外包产业促进政策落实和创新的核心地区,也是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为配合国家服务外包产业支持政策,各示范城市及所在省份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2012年,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超过300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超过90%。同时,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聚集了近15000家服务外包企业,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占全国比例均超过70%。
作者:李西林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博士 编辑:李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