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今年8月初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重点强调要实施对多年来困难重重、成效甚微的产业转型升级发起精准猛攻,明确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点领域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仔细阅读这次指导意见的内容,可以看到不同于过往的历届政府,李克强领导下的国务院指导意见,没有停留在含混的文字概念,也没有空泛、不着边际的官样号召。而是把着力点放在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处,明确转型和升级的具体内容,使用比较准确、合理、科学的服务产业分类,澄清宽泛的服务业概念,尤其为模式旧、耗能多、效率低、污染大、创新少的制造业提出一条较为详尽、细致的转型升级方向。
回顾中国经济发展之路,60多年来经济结构畸形顽症积重难返。前30年的经济结构基本是重工业,轻农业,无服务的状况, 浪漫主义的“赶超”结构。后30年则是“穷急”模式,全国人民着急摆脱贫穷帽子。试图实施转型,然而没有找到根子,又进入了另一种不协调的经济发展状态。已经融入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仅仅依靠人口红利、外资外贸、投资驱动三驾马车的经济结构模式,随着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低迷,外部消费能力减少而风光不再,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景变得越来越灰暗。中国上自中央地方政府,下到企业个人高喊转型升级空洞口号,不从具体实际出发、盲目地奢望转型升级尽快成功,还一厢情愿地提出什么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殊不知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知易行难。摆在面前有太多太艰巨的困难,诸如几十年计划经济留下的顽症:压制创新的教育;过度的政府干预;大型国企的垄断;外企的挤压;缺乏人才与经验;低迷的需求;模仿剽窃盗版;老化的人口;投机的诱惑;浮躁的心态无不阻碍着转型升级的思想认识和有效的执行力。长年来,人们太多不由自主地跟风和空喊口号,试想,如果连这样最简单的问题:每一个企业、产业、乃至中国的经济到底要转什么型?升什么级?都搞不清楚,我们又能如何维持经济的稳增长、促就业、保民生?
为什么畸变的经济结构积重难返?
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粗略地分成两个30年来讨论。前30年可以说是“赶超”类的经济发展主导思想。从第一个5年计划开始,基本上一直延续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主基调。也许是国际环境使然,还可能是“冷战思维”所致。国民经济严重忽视甚至无视民生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赶英超美”的浪漫主义的“长官意志”弥漫经济领域,以钢为纲,完成1070万吨钢曾经是“赶超”举国体制的主要目标。还有耗资巨额的军事工业可以在“勒紧裤带”的穷日子获取原子弹和氢弹的试爆成功。在那个时候,老百姓基本吃饭穿衣都无法保障。企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只有服从、执行的义务,人民没有消费的权利,只有生产的义务。
资料来源:罗德明:《中国经济的运行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P294
从上表不难看出,计划经济时期,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呈下降趋势,惟有第二产业直线上升,1978年与1952年相比,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翻了一番多。不可否认,新中国在建国之后用了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将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改变成一个初步工业化的国家,这在世界各国的产业发展史上是罕见的。但是,国民经济中农、轻、重及其他产业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衡,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消极后果,突出地表现在:各产业内部结构的矛盾难以克服,粮食和消费品供应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经济发展动力下降,国民经济陷入严重的困境之中。产业结构已经到了不得不进行调整的地步。
前30年的计划经济政策,只强调国家利益和政府意志,没有基本民生需求的满足,结果是彻头彻尾的“国不强民不富”。前30年的计划经济严重停滞,使得直到1980年的中国人均收入,只是略好于小说《悲惨世界》中所展示状况。最近3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又不可避免使得大多数人走进了GDP的迷思之中。寻求经济之外的存在感。但放在历史比较之中,或许更能明了中国经济奇迹或者中国模式的本质为何。正是在这样基础之上,改革开放释放的制度红利,使得人口红利可以在市场经济之下得以发挥,令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成为可能,“后发优势”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正在于起点过低。
过度的政府干预是畸变经济结构积重难返的历史顽疾。60年转型升级之难的历史一再说明政府始终不恰当地插手干扰客观的市场经济活动。甚至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各级政府对转型升级颇为热心,越俎代庖地为市场主体--企业制订了诸多“拍脑袋”的战略、规划、政策、指南。但是转型升级不是搞运动,不能主要靠不懂市场经济的政府官员来推动。而是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特点,独立自主地寻找战略方向和发展动力。历史上任何科学发明、技术进步、盈利方式并不是,也不可能是由政府规划出来的。政府需要做的只是营造环境,制订规则、严肃法治,提供条件,鼓励企业自主走转型升级的道路,使之遵循客观规律自然地发展,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过度的干预适得其反,拔苗助长。近年来钢铁、太阳能光伏等等产能过剩、盲目上马,无序疯狂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恶果和困境就是明证。
服务产业发端于“吃喝拉撒睡”的民生
因此任何经济活动都不是来自于君主圣贤的神明和智慧,而是发源于每一个普通人的形形色色需求。这似乎是最简单不过的市场经济常识,但是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人并不是这样去按常理去观察、分析、思考、鉴别、认识和实践。
经济结构转型的第一要义是要搞清楚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第一个30年间,基本上是以发展强国意义上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政府官员严重忽视和轻视人民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所谓的“统购统销”,就是政府官员制定国家计划中生产资料的统一采购,然后再由同样的官员确定分配到各个使用单位。老百姓在购销的整个经济活动中只有服从、执行的义务,没有生产消费的权利,60年的经济发展历史一直延续“长官意志”下的投资驱动型发展道路,无视人民的消费需求是主要特点,因此,中国基本上是严重抑制百姓消费的“无服务”社会。
服务产业其实一直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就存在的一类经济活动形态。只是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之下,由于技术能力、生产工具和实现手段不同,其表现形式各有差异。因为服务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知识、经验和智慧的交易活动,主要由消费资本驱动。服务在低下、落后生产力的社会阶段--农业社会--主要表现为家务活动、小生意买卖、修锅镪剪刀、理发修脚、唱小曲、玩杂耍等等。这样的服务经济活动,基本上只是满足一些简单消费的“吃喝拉撒睡”,根本谈不上改善人民生活,也振兴不了经济,提升不了GDP数字。当然不会引起“GDP业绩”导向官员的重视,也就谈不上服务产业的发展。但是,今天温饱问题大部分解决的中国社会,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优化和提升,服务需求逐步旺盛。中国正在向以消费为主要驱动力的社会发展,企业的转型升级恰逢机遇,这是历史赋予企业发展进入更高端、更优质阶段的大好时机。
企业成败于盈利模式的优劣
企业是经济发展原动力,盈利企业才是经济创新的代表。企业包括所有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企业以及各种类型的大、中、小、微民营企业,他们是转型升级的主体。这里需要指出的外企,大多数出自于激烈、公平、透明的西方市场竞争环境,为了保持盈利,他们不得不遵循市场发展规律,亦步亦趋按照客户(而不是听从那些自以为是、气使颐指的官员)需求,完成或正在完成转型升级。企业的转型升级包括两大环节:一个是经济结构、商业模式要转型,要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转向更能激发创新,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另一个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当今最先进技术,改造和更新现有的装备和软件系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扩展市场的影响力。通过产业链整合,自主创新,技术提升,建立品牌,渠道建设,依靠服务增加与客户的互动,提高客户的粘性,持续提升中国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发展并提高可持续增长的能力,建立一流的企业群。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跟着完全不懂经济规律的人官员瞎吵吵,制造泡沫,华而不实,贻害无穷,大搞名不副实的花架子和政绩工程。企业就是要盈利,要在市场上显示自己的实力,获得更多客户的喜爱和追捧。当然,企业盈利是一项精细的系统工程,既要有战略方向的准确,又有市场定位的合理,还要有深厚被市场认可的服务和产品以及企业管理的经营能力,更要有持之以恒的质量品牌。因此,企业家必须要戒急用忍,立足长远,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发展经济。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再也不要犯过去大哄大轰或大跃进式发展的浮夸毛病。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独立自主朝着持续创新发展和不断盈利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前进。
转向服务能够持续企业的盈利能力
进入21世纪的10年多来,中国人民正在摆脱“温饱困境”,进入中等富裕国家的行列,人均GDP超过5414美元,意味着中国正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逐步以消费资本为主要驱动力的国民经济新阶段--服务化社会。国民经济中各类产业、行业和企业正在为适应这样的变革而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阵痛。中国当前服务业水平十分低下,无论是服务业占比GDP总量2013年只有46%,大大低于世界国家的平均水平50%以上,离发达国家的75%以上差距更大。说明发展服务业中国具有巨大的潜力。现在社会经济结构正在从单纯投资型逐步转向消费驱动型,全力关注民生质量提升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还富于民,扩大消费需求。政府正在致力降低各项国民直接间接税收,提供优质低价福利和社会服务,特别是医疗、住房、教育、养老方面。使得国民有能力消费更多的优质产品与服务。人口红利消失,企业的用工成本上升,严酷市场的现实一再证明,仅仅依靠产品本身,血拼价格,已经没有企业的生存之路。许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没有市场的压力,长期固步自封,缺乏竞争力和进取精神。中小微民营企业不少处于创业阶段,生存期尚未渡过,缺乏转型升级人才与经验。大多数民营企业由于做惯了来料加工,产品制造的生意。对产业链优化,自主创新,技术提升,建立品牌,渠道建设,转型服务等也是没有概念,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而缺乏人才与经验,单凭热情,盲目转型反而可能导致企业倒闭破产。因此正本清源,搞清楚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显得十分必要。
首先,扩展制造业产品的价值链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最自然和合理的延伸。任何产品的主要作用是解决人们功能性的需要,比如飞机、火车、汽车等等产品,工业的任务只是完成人们和物品的物理位置转移,但是如果涉及到交通运输的服务业,这里不仅仅是满足转移的功能,更重要还包括人员和货物的正点、安全以及舒适等感受,这就是服务范畴的内容。如何设计好运输器的美观舒适,安全可靠这就是工业设计服务的重要内容,我国在包括服装、鞋帽、小商品等传统产品的设计服务领域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使得产品只能在低端价值链上徘徊。还有制造产品另一端的售后保养维修服务,也是提升产品价值,增加客户粘性的重要方面。总之,向制造产品价值前端设计以及价值链后端保养维护等服务延伸是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其次,在现有的产品价值链上开拓崭新的服务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产品的标准配置,客户的需求越来越苛刻,所以制造产品的功能越来越综合和齐全,操作更加困难和复杂。物联网智能产品,比如远程医疗器械,智能化大型设备,甚至智能手机的种种使用都涵盖了服务的内容。这就是把单纯的物质产品,由于设计的智能化,使得产品仅仅是作为服务的载体出现,而在背后提供了大量附加值和不可分离的高端服务内容。远程医疗设备迅速、即时的探测和诊断,需要及时通知当地医疗服务切入;大型智能设备即时联网的测试、保养和维护,为用户提供了及时、准确地使用信息和器械的运营状况,保证设备的寿命和安全可靠实用;手机内部随时下载的App应用软件,大大地扩充了适用范围和便捷性;种种制造业产品的延伸服务,获取高价值回报,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再则,提高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认识,在产品研发服务环节上下最大的功夫。我们的企业在产品制造业上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由于长期落后的科教制度和封建文化无法激发和鼓励创新精神,指望现行的科教制度,根本无法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转型升级失去了赖以发展的土壤。因此,在产品制造的源头,要坚定不移地,大批引进海外在先进技术第一线的、有经验的科技工作者,作为新产业的领军人物和本地企业家合作。在市场上积极进行研发服务创新,打信息技术、产品智能化和服务化的组合拳,逐步形成宏大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以产品为载体,以智能化为核心,以服务为生命线,嵌入到客户的生命周期,持续不断地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持续地盈利和发展。
信息化是开拓市场的利器
中国的制造业都是以产品为主导,很多是对外来料加工,自身缺乏主打产品,市场受限,发展极为困难。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制造业,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和信息,以此来首先确定企业的战略方向,产品定位和市场目标。互联网技术发展将人类传统上分散的、固定的知识、经验和智慧集中在无限的虚拟世界。这个以信息或数据形式存储的知识量级已经远远超出个人、国家所操控和把握,形成一个不断扩充、持续变化的人类智慧库。而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又能共享、利用并驱使原来的数据、信息形成新的知识、经验和智慧,进而在互联网中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知识管理系统,包括大量的产品信息,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
依托信息化升级的第一个优点就是大大地扩大了企业在市场的影响力。信息传播即时性和共享广泛性已经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企业的所有产品、市场和价格的信息完全可以扩展到全国,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全球化的经济结构使得不论企业大小,不得不接受全球竞争化的挑战。
依托信息化升级的第二个优点就是大大地扩展了企业在产品定位、设计思路以及同行状态的信息和学习机会。信息化大大地提高了信息共享的范围和空间,尤其是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获得前所未有的有价值信息,有利于企业的改进和发展。
依托信息化升级的第三个优点就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毋庸置疑,制造业在设计研发、生产方式、技术应用、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诸方面必须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不断更新产品,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尤其是要向智能化产品的方向发展,才能进入服务化社会,嵌入客户的生命周期,客户互利共赢,持续盈利和发展。
总而言之,企业的转型升级并不容易,有制度性困难,有文化意识差距,有缺乏核心竞争力,也许还有心理缺陷等等。对于企业,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极大勇气和决心去坚持不懈地克服所有困难,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企业如果缺乏创新精神,没有战胜和超越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倒在漫长征程上将不会是少数,这也许是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不得不付出的巨大代价。
作者:陈刚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