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经济在全球兴起,科技创新与城市功能发展的耦合互动愈发紧密,科技创新成为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心城市,正发展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根据澳大利亚2thinknow对“全球创新中心城市”的测度,纽约超越硅谷的圣何塞成为全球第一的创新中心城市;其他那些曾经以高度发达的贸易、航运、金融为特征的国际化大都市,如伦敦、东京、巴黎等,也都在快速转型为全球创新中心。因此,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把握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变革、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当前上海已经具有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地位发起冲刺的基础。
为什么需要全球化创新之都
全球化正在对现代国家的涵义及其要素(领土、民族、主权、政府等)赋予新的特征,也带来新的挑战,其根本在于以科技创新来破解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种共同挑战。国家和地区间基于科技创新的竞争强度有增无减,促进全球创新发展、平衡全球创新利益的制度安排在双边、多边博弈中酝酿、嬗变和形成。
从全球化深度发展趋势来看,贸易、生产、服务、知识的依次全球化,实现着资源全球配置、生产全球布局、服务全球外包、知识全球流动;全球化的重要基础架构正在从全球贸易网络、全球生产网络走向全球创新网络;一种寻求以共赢深化和平发展、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更加公平、更具远见的全球化正在形成。全球化正在对现代国家的涵义及其要素(领土、民族、主权、政府等)赋予新的特征,也带来新的挑战,其根本在于以科技创新来破解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种共同挑战。国家和地区间基于科技创新的竞争强度有增无减,促进全球创新发展、平衡全球创新利益的制度安排在双边、多边博弈中酝酿、嬗变和形成。在这一背景下,在这个“城市星球”上,全球城市网络与全球创新网络的叠加,正孕育着新型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形态,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把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作为应对深度全球化的核心战略举措。
从技术-经济发展长周期规律和趋势来看,未来10-20年,全球范围内将可能发生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变革。根据国外的有关预测,迟至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如果以美国19世纪末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而直到“二战”后才成为公认的世界强国的历程为参照,中国在2050-2060年后将逐步被接纳为世界强国。历史上,国家的崛起,都伴随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之都的出现。创新中国的和平崛起,也将伴随着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出现。
因为我们“西高东低”自然地理环境及两千年来人口由西北向东南迁徙繁衍的趋势,两汉以降,隋唐时期有东都洛阳以取东方财富,明清时期则以南京金陵以收东南税赋。近代以来,上海开埠,“黄金水道”长江与海岸线交汇的优良区位,新的经济之都由此诞生。今天,“一路一带”国土开发的大格局下,上海作为东西交汇、南北通融之所,由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既是对原有“四个中心”的突破和提升,又是上海迈向后工业时代的必然选择。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战略功能
要促进本国和本地区科技创新具有全球影响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就必须能够不断提出科研原创选题、营造创新潮流并能主导创新过程、获取创新红利,这就是要能够拥有“研发创意选题的定义权”、“科技创新传播的话语权”、“技术转移转化的主导权”、“创新产品服务的定价权”。
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对国家发展、城市功能、全球网络和科技创新应具有引领、示范、优化的重要作用。
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使中国最大程度上分享全球化创新红利,是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根本要义。上海要具备配置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使得世界级的创新人才、企业、资本和知识,能够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上海,并通过上海,支撑和服务广袤的中国内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以上海、用世界、为中国”。上海还应成为中国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研发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涌现,拥有产业链核心环节话语权,是中国产业经济持续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发动机”,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产业经济创新发展竞争的重要主体。
提升全球城市创新功能。纵观人类城市发展史,稠密的多种人口、细化的社会分工,使得城市中的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都远远高于郊区和乡村地区,因而,创新作为城市的一项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城市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面对今天及未来的全球化深度发展,新型的全球城市正在把创新作为自己的本质特征。诸如纽约、伦敦、圣何塞、波士顿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其城市功能在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下,彰显出服务创新“策源地”、文化创新“风向标”、金融创新“大本营”的功能特征。为此,上海要建设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不宜作为原有“四个中心”的“第五中心”,而是与“服务创新中心”、“文化创新中心”和“金融创新中心”一起,形成新的城市功能新格局。
优化全球城市创新网络。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不是以一个城市单体融入全球城市创新网络,而是在长三角城市群和城市连绵带的支撑下,并与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深圳,以及中西部创新型城市(如提出国家创新中心的武汉等)的深度互动,这极大地优化了全球城市创新网络—超过2亿以上中高收入群体,为全球城市创新网络注入了新的巨大市场需求;大规模高素质科技创新人力资源,为全球城市创新网络的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生力军。上海作为新兴的科技创新国际竞合平台,将进一步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交流、跨国重大创新活动和国际技术交易,使得全球创新利益格局更加合理和更具持续增长潜力。
引领全球科技创新潮流。要促进本国和本地区科技创新具有全球影响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就必须能够不断提出科研原创选题、营造创新潮流并能主导创新过程、获取创新红利,这就是要能够拥有“研发创意选题的定义权”、“科技创新传播的话语权”、“技术转移转化的主导权”、“创新产品服务的定价权”。为此,在全球创新网络中,上海要能够不断把中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样式提出的需求和愿景,凝练为全球化的原创性科研选题,凝聚全球顶尖人才和智慧,形成科技创新风潮,并造就标志性的领先企业。同时,逐步培育出能说“世界语”的科技创新媒介,逐步掌握科技创新话语权。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是当前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一项涉及未来数十年城市发展的宏大系统工程,需要分时段进行战略前瞻、系统设计。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快速崛起,既是全球城市网络和等级体系演进的一个核心趋势,又是研发全球化、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是当前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一项涉及未来数十年城市发展的宏大系统工程,需要分时段进行战略前瞻、系统设计。具体而言:
到2020年,上海在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基础上,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显着提升,成为亚太研发中心;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具备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型的坚实物质技术基础;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城市的创新文化软实力大大增强,成为大中华地区对全球创新人才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雏形。
到2030年,上海成为中国本土创新型跨国公司迈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总部基地,初步建成世界级的创新生态系统,成为新兴的世界科学中心;科技创新与服务创新深度融合,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左右,成为人民币全球结算中心和亚太地区金融、贸易、航运增值服务的关键节点;国际文化大都市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亚太地区领先的科技创意时尚之都;初步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到2050年,上海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关键资源配置中心,类似纽约以证券市场影响到全球每一个角落,伦敦的船舶交易市场份额占到全球一半以上那样,对全球起到最广泛的渗透作用;汇聚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大学、科研机构以及旗舰式科技型企业、大型跨国公司,成为全球最为发达的经济中心、最具活力的创业圣地、最高能级的创新枢纽之一,引领全球科学发现、技术研发、服务创新、文化创意、生态持续的发展;全面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
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路径
全面推进需求侧政策的实施,合理利用产业化示范、标准、金融、采购等政策手段,理顺创新价值链条;研究制定激励非研发创新的政策,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知识产权环境,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决策能力,吸引和培育本土的跨国创新型公司和行业“隐形巨人”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今后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需要在创新基础、企业主体、前瞻布局及创新治理等方面深入推进。
夯实创新基础,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研发与创新服务机构。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建设一批重大基础科学研究设施,吸引全球优秀科学家来沪开展科研工作,支持更多的上海科学家在国际科研组织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促进大学、科研院所实施开放式创新,鼓励和支持新型研发组织发展;在科技金融、专业服务等领域放松管制,激励创新,形成一批卓越的创新服务集团。
形成倒逼机制,培育世界级的产业技术创新主体。全面推进需求侧政策的实施,合理利用产业化示范、标准、金融、采购等政策手段,理顺创新价值链条;研究制定激励非研发创新的政策,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知识产权环境,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决策能力,吸引和培育本土的跨国创新型公司和行业“隐形巨人”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强化前瞻布局,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系统实施科学展望和技术预见,对全球科技创新动态持续进行扫描、跟踪和解析,为科技原始创新不断提出新的选题和方向;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文化发展战略,以自主创新装备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围绕节能环保、全民健康、生态环境、城镇化、智能化等方面的现实需求,注重以游戏化研发、社交化创意、开源式生产的新机制新模式,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专项。
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创新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进程。推动服务型政府、整体型政府和创业型政府建设,建立支持科技创新的负面清单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政策审计、政策协同,凸显战略意志驱动科技创新;改革人才培养、评价、选拔和发展机制,支持科研人才潜心做出世界一流研究成果,完善股权激励、分红权激励等措施,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探索协会、学会、基金、民营非企业机构等科技类社会组织使用公共财政,参与创新决策、提供公共服务。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