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符合服务市场的实际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28 8:35:06
点击: 1173

  2014年8月6日发布了国发〔2014〕2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这是在国务院的高度上,最全面的(而不是某几个部委)就发展服务产业公布的指导性意见,此意见明智地强调了营造服务产业环境的重要性。并且第一次合乎客观市场实际地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和范围。前所未有地要求几乎所有相关经济部门包括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商总局、中央编办、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质检总局、人民银行、证卷会、银监会、财政部、保监会、知识产权局、版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统计局等在内的20个部、局委落实和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然而用“市场无形的手”做好服务,中国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依。20个行政管理部门各自权力分割、利益格局盘根错节,在现行不变的体制机制下深化改革举步维艰。更何况政府强势管控经济的习惯思维模式不改,指导意见能否真正落实奏效,笔者并不乐观,但对政府“指导意见”所示敬畏服务市场的态度,颇感欣慰。

  这个指导意见澄清了服务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分类课题,摒弃了所谓“现代服务业”的含混概念。真正从服务产业的市场实际出发,提出了遵循世界通用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区分方法,必将有利于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振内需消费,促进服务业的大力发展。服务是一项新兴的产业。如何将服务业进行科学分类是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在世界范围内目前也尚未形成通用的服务市场统计研究方法。主要因为是服务即时性--消费与生产同时进行。与可以存储产品的第一、二产业完全不同,服务即市场,没有市场服务无从谈起,服务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市场是人群自发的行动,是人们在天长日久、自然而然、趋利避害中逐步形成的经济活动。市场的经济活动形成发展不为个人意志所转移,也无法凭借主观决策而左右。人们应该本着敬畏市场的态度,去研究和了解市场的发展规律,顺应客观老老实实做一个市场的“弄潮儿”,而不是企图成为市场的“主宰”。行业分类应该源自于客观市场经济中的实实在在活动形态,或商业模式。根据其相通的特性,分门别类,便于沟通交流互动互通,促进行业的繁荣。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创新、规范市场、制定规则、鼓励竞争、营造适合其发展的环境。本指导意见体现了这种尊重服务市场的主导思想。

  由于计划经济的残余--行政部门多头参与并插手经济活动,中国发展服务产业一直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更谈不上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准确的市场规范。诸如定义不清、概念宽泛囊括国民经济几乎所有部门的“现代服务业”,还有不知所云、混杂重叠的所谓“服务外包”概念。本文试图结合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澄清一些有关服务产业的概念和定义。

  生产性服务业属于高端价值链的服务

  服务产业的分类是一项国民经济领域重要的产业研究活动。制定符合市场实际的规则,包括税收、投融资和激励政策等,有利于市场的合理竞争,促进服务产业的繁荣,并且逐步做到服务市场的规范发展。在此前,中国国民经济中服务产业领域的划分十分粗略。沿用了世界上不少国家采用的排除法,即在详尽定义农业(第一产业)、工业(第二产业)的分类后,将除去属于农业和工业的所有领域都划归第三产业,即服务产业。这样就导致了一个非常宽泛和难以区分的服务产业领域。对于擅长用“长官意志”的来插手经济生活的中国政府领导人,真有点使人无所措手足。

  到底如何发展服务产业?是沿用计划经济中政府严格监控,还是让“市场的归市场”,非常值得探讨研究。改革开放前,如文中前述,中国几乎没有服务产业。而在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产业又处于政府“不作为”的状态。因为“传统服务业”利润率太低,无人问津,政府乏术可陈,比如餐饮业食品安全的监督服务,长期以来处于“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多头局面,逃避责任,无所事事,最后才导致严重威胁到人民生活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在另一方面,政府对服务产业的放任自流,在介于传统零售行业和电子信息行业之间空白的管控领域,出现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不经意造就了如今世界第一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以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服务产业完全是在市场残酷的、自由的摸爬滚打中打拼出来的。始终坚持“服务至上,客户第一”的理念,以客户的满意度为终极目标,孜孜不倦十几年如一日的,从服务价值链最低端的信息交换开始,到“支付宝”、“余额宝”高端的金融服务,无不顺应服务市场需求客观的发展规律。阿里巴巴发展史说明,当今政府撒手不管市场意识极强的服务产业,让企业在市场的博弈中自由成长、成熟,才是振兴中国服务业的正道!

  当然创造良好的、符合服务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十分重要。其中分门别类做好服务产业统计,分析服务产业、企业运营状况,提供真实、及时、准确的服务产业各类数据是指导服务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也是规范服务市场,包括开放所有服务市场、鼓励公开、平等的竞争、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毋庸置疑,这次“指导意见”的生产性服务分类抓住了引导服务产业发展的龙头。参照世界上通用的服务业分类是一大进步,是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符合服务市场现实的尝试。自由市场经济下的美国政府不插手任何经济活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但是在经济领域中承担了产业和企业无法完成的全面信息、数据采集以及统计、分析、公开的职责(市场的弄潮儿)。服务产业也包括其中。美国国民经济统计数据中的产业分类是根据两大类来划分:产品类生产产业(Goods-Producing Industries)和服务类供应产业(Service-Providing Industries),非常简单和清晰。尽管在产业研究的学术界对服务产业还有进一步的区分,比如生产性服务(Producer Services)和生活性服务(Consumer Services)。前者物质性产业包括了农业、矿产业、建筑业和制造业;后者非物质性产业,即服务业包括贸易(零售、批发业)、运输和水电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出版、电信、广播、电影、互联网出版、数据等其他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专业和商业服务、教育和健康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务、餐饮旅馆服务、保养维护服务、家政服务、宗教服务等,其中公共服务没有包括在内,它属于另外一个独立的服务领域。我们国家这次定义的“生产性服务”从其公布的行业范围来看,应该包括贸易(零售、批发业)、运输和水电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出版、电信、广播、电影、互联网出版、数据等其他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专业和商业服务等与物质性产业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这样生产性服务必须通过各行各业的知识学习、加工、转移,需要人们在服务实践中不断地实现经验、智慧积累、运用、提升、再创造的过程。这就是一个知识管理和创新的过程,具有很高的价值含量。

  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众多企业还在尝试崭新的转型升级,即All Business is Service将任何企业都打造成为服务企业。发达国家传统制造企业,正在改变原有产品销售单一的商业模式,改变为产品租赁模式,比如美国GE通用电气公司正在租赁飞机发动机给航空公司,负责发动机终身的培训、使用、保养和维修等全流程服务。其服务型制造的优势在于:一、转变为服务合作伙伴,平等地跨界融合,真正地合作共赢;二、嵌入被服务企业的生命周期之中、终生收益;三、可以按客户需求不断更新产品种类,提高客户粘性;四、降低服务关系的交易成本,确保客户满意度实现。这类颠覆性商业模式的生命力在于:制造物质产品不再是终极目的,产品仅仅是服务的载体,终极目标是满足人类的根本需求,实现感受的满意度。从产品制造开始、提供产品、使用培训、升级更新、维修养护的全过程就是服务的全部。

  大而无当的“现代服务业”应该休矣!

  请注意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全文中,只字未提到,目前还在被人们滥用的“现代服务业”的名词。“现代服务业”不是一个具有经济学涵义的科学名称,更不能代表服务市场的行业种类。冠以“现代”名称似乎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却把人们引入摸不住头脑、概念含混的死胡同。这种似是而非,貌似“高大上”的泛政治化名称在媒体中天天可见,比比皆是。但就服务产业而言,由于发展缓慢,众多行政部门管控,产业研究几乎空白,服务产业思想界的观念十分陈旧和混淆,“现代服务业”名词能够以讹传讹地不断被引用也就不见怪了。

  服务产业在中国仍然处于十分低下的发展阶段,目前占比GDP不到46%,“十二五计划”完成的2015年才能达到47%。落后于世界服务产业的平均水平50%,与发达国家服务业超过70%的富裕程度相比更显得寒酸、差强人意。可以这样说,服务产业在中国过去六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历史中从来没有受到掌握资源配置大权的各级政府领导所待见。“当家做主人”口号的大忽悠,使得新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了趾高气扬的国家“主人”,再也没有伺候别人的“仆人”角色,全民平等。整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传统“温良恭俭让”的服务文化习惯荡然无存。所有进食的餐馆食堂,食物匮乏不说,餐饮服务只有抢先排队,争先恐后;国营百货公司柜台上营业员冷漠、粗暴、无理态度司空见惯;医院人满为患,效率低下,见死不救等等服务产业完全处于荒芜自生自灭的边缘。

  计划经济体制下服务产业发展极度缓慢的原因可以从客观经济环境和主观服务需求两方面来分析和寻找。首先从客观的经济环境来思考:“计划经济”没有市场的概念,是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先知先觉”的人们来主观制定需求,有形产品可以储存,也许可以勉强按计划生产,销售不出去产品可以囤积。而服务是人的感受需求,必须是全方位的市场导向。人们的感受需求决定了服务即时性:服务需求产生,随即服务生产开始,与此同时服务消费开始。医疗就是典型的服务业,没有病人的头疼脑热,就没有医生的治疗服务,市场需求是第一位的,没有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服务无法实现。治疗到位,疾病治好,服务随即结束。因此服务必须遵从市场,无计划而言。由政府官员主导的计划经济环境,完全无视人们的实际需求,完全忽视人们的感受,因此也就无从谈起服务产业的发展和兴盛。其次,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生产力受到巨大的压制和破坏,物产极度匮乏,基本的物质条件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人们很长时间还在为温饱忙碌和奔走。人们对生活的需求相对低级和狭窄,也从客观上制约了服务产业的发展。因为需求不足,供应也仅以满足生理方面的为主。马斯洛五个基本需求的高级层次,包括安全、社交、娱乐、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严重匮乏,是服务产业不能快速发展的客观原因。60年后的今天,随着经济上和人文文化方面的深化改革开放,正在急剧地改变市场环境。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就有了满足更为高级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服务的价值随之提高,为了实现这些服务需求,大量的知识劳动应运而生,服务产业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日子已经到来。

  当前“现代服务业”这个奇怪名称声嚣尘上。它是某些一知半解的文人墨客为了取悦地方官员谄媚地迎合上级领导“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指示, 为了凸现与被人诟病的吃喝玩乐传统服务业差别,别出心裁地杜撰了一个颇为时髦的“高大上”名词--现代服务业。该名词不但空洞无物、更能引起严重误导和错觉。许多媒体、报纸、经济界的学术论文,甚至政府文件都照搬引用这个含糊其辞的名词,大兴其是,风靡一时。殊不知服务产业由来已久,无论古代和现代,与时间朝代无关,都源生于人的切实需求。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形成,人类为生存而生产,生活开始有了分工,有商品,就有了服务的活动,比如餐饮、工具修理、郎中等服务。只是到了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服务业才可能成为用智力和体力作为交换的经济活动。如不断兴盛的零售、运输、教育、医疗、文化艺术等等,满足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所以,无论从各方面讲,一个产业怎么也无法用“现代”、“古代”、“落后”、“先进”来定义和规范。目前、为人追捧的电子商务,在20年前,不过是一本PC上的电话黄页,今天的阿里巴巴,淘宝也不过是穿了数字“马甲”曾经的街边“小商贩”而已。产业分类具有严格的经济学定义,深刻的市场意义。和第一、第二产业严格区别的第三产业--服务产业,因其独特的非物质性、无形性、即时性、无储存性等特点,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经济活动,具有与物质性生产(农业、工业)完全不同的发展规律。服务产业还需要在不断实践中加强理论创建、丰富实践思想,持续创新和发展。冠以“大洋全”的名词修饰,是“假大空”恶劣八股文凤对经济发展的干扰,非但没有揭示服务的本质,反而滋长华而不实,浮夸奢靡之风。大而无当的“现代服务业”应该休矣!

  “服务外包”不是一类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业

  这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发布非常及时,对于发展中国服务产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行文中还有略微的遗憾,其中之一则是将并非完全独立的“服务外包”也列入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之中,显得有点尴尬。因为“服务外包”的内容几乎完全可以包括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商务咨询“、“电子商务”以及“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之中,就是信息技术服务人员外派也可以由“人力资源服务”来完成。从“指导意见”的文件中可以看到,用256字描述的“服务外包”,唯一特色是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仅仅以服务交付目的地来区分其行业的差异性,实在太牵强,因为文件中罗列的生产性服务分类中的行业,比如“商务咨询“、“电子商务”以及“信息技术服务”都可以国际离岸为服务交付的目的地,那么它们到底是属于“服务外包”还是其他类呢?而描述“服务外包”剩下的文字则可以适用于任何生产性服务业的管理和运营,诸如专业化分工、优化流程、组织结构创新和提高质量和效率等等。在生产性服务业分类行业中单另列出“服务外包”实属多余和重复,会造成概念的误解,也会引起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和管理的错位和乱象,应该在适当的时间内将“服务外包”归并和删除。

  单另列出“服务外包”唯一可以解释的原因,是要肯定“服务外包”作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不可磨灭的先导历史作用和重要影响。早在2006年商务部一些具有创新意识和深化改革决心的领导,注重企业实践,本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深入调研国内无数名不经传的小微企业,敏感地发现了承接国际离岸业务的生产性服务--医疗保险金融数据分析的案例。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迅速部署、整合资源、开展以“千百十工程”为核心强势引导服务产业发展方针,以“服务外包”的名义,以信息技术服务为先导掀起了全国范围生产性服务业波澜壮阔的高潮,命名了21个服务示范城市,为突破万马齐谙的生产性服务业冲出了一条血路,揭开了服务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新篇章。只是局限于当时商务部外资司主管外资、外贸管理的职能,以及服务出口的离岸贸易形式,人为强制地定义了这个并不独立存在的业务形态。

作者:陈刚 编辑:陈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