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由繁化简——智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探讨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28 11:42:59
点击: 1103

  金秋10月,上海迎来了“上海市智慧城市宣传周”活动,上海市各级政府、整个智慧城市业界以及相关的各类组织、机构都积极投入到了这次活动之中,各类相关的会议、活动、展览进行得如火如荼。这其中,有关物联网与智慧医疗、智慧健康的话题,受到了业界特别的关注。这种关注,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在促进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上海市也在积极配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引导信息技术、医疗保健、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各类机构和企业聚焦健康物联网领域,共同培育相关服务和制造产业。另一方面,近一两年以来,智能设备、尤其是智能硬件产业也经过了起起伏伏,带动物联网产业逐渐走向了相对比较成熟、理性的发展态势。

  利用物联网技术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国际国内的产业发展热点。据有关机构统计,全球移动医疗年均增长率超过30%,面向健康管理的可穿戴设备正成为市场热点,各类资本竞相投入智慧医疗、互联网健康服务等相关领域。

  一些发达国家政府也纷纷加大力度推进健康物联网的发展,例如美国的“2011年度创新战略”将卫生医疗保健领域的信息技术利用做为创新的六大优先领域之一;英国卫生部已启动通过物联网技术帮助人们管理自身健康的示范项目;日本的2013年信息化发展战略,也将医疗健康信息技术作为重点领域。

  而在我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改革方针”,有望为健康物联网打通体制、机制瓶颈。国家关于健康服务、养老服务、药品流通等产业的指导意见也相继出台,为健康物联网市场的启动起到了积极引导的作用。

  可以看到,物联网技术随着政策环境、技术水平、产业投入等多方面的发展,已经逐渐深入到了智慧医疗、智慧健康领域。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及硬件产品依托物联网技术加入到这一领域,产业也看到了一个未来的显著增长点。这其中,由于社会领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对智慧医疗、移动医疗的需求十分旺盛,相关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医疗设备生产制造的入门门槛相对较高,许多厂商,特别是众多的中小厂商纷纷把精力投入到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入门门槛比较低的智能硬件产业中来。近一两年来,与智慧健康产业相关的可穿戴设备的爆发式增长,正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

  然而市场面对产业的汹汹热情却似乎并不领情,有国外市场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可穿戴设备用户在使用设备六个月后考虑弃用设备,主要原因是未发现明显作用。而另一边,新的智能硬件产品,特别是可穿戴设备仍然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厂商们在丰富软硬件功能,应用整合方面挖空心思、绞尽脑汁。面对这样的形势,不妨让我们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也许会有新的收获。

  笔者前不久参加了一个智能硬件行业的会议,会上有位智能硬件业界的资深专家在演讲中用谷歌眼镜、百度眼镜举例时,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智能眼镜,或者说可穿戴设备的诞生,应该是以解放人类的双手为目标的,人类双手不是天生用来拿智能手机,而应该是用来创造的。这里,专家更多的是想要表达类似智能眼镜这样的可穿戴设备,借助移动摄像头、图像捕捉、移动搜索、微型显示、增强现实等技术,可以极大的简化传统的操作PC、智能手机等设备的过程,解放我们的双手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而对智慧健康产业来说,也可以从这个观点中得到一点提示与借鉴,与其绞尽脑汁思考新设计、新功能,智慧健康产业中的智能硬件以及可穿戴设备的设计,不妨考虑由繁化简,以功能固件化、模块化等方式,将特定的健康管理功能、解决方案整合进硬件之中,让用户摆脱比较复杂的记录、选择、操作、数据传输等步骤,将应用的模式从用户自己搜集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自己分析判断,变成根据预先设定的方式,设备自动将数据传输到指定应用软件、指定设备或指定第三方机构,用户只需直接获取数据分析结果或报告,或者说直接享受设备、产品发挥效用后带来的成果即可。

  智能硬件诞生之初,愿意购买、使用、尝鲜的,往往都是有一定IT知识或者相关偏好的“玩家”,他们愿意也有精力和时间去琢磨“新玩具”,而对相对没有那么多相关领域专业知识或精力的普通用户来说,一旦设备的操作、续航、应用成果不能符合自身的接受能力、需求或预期的,则会直接影响购买欲望,或考虑弃用设备。而智能硬件及可穿戴设备要真正打开市场,仅能获得“玩家”们的青睐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普通用户群体中得到广泛接受和应用,产业发展才可能有质的飞跃。

  例如,一些能监控心跳、血压、血糖等生命体征的可穿戴设备,完全可以定期(例如按周或按月)将监测到的用户相关数据,通过移动通信、Wifi、NFC等等数据传输方式,传送到预先设定好的应用软件、医疗机构或第三方健康管理机构。由软件或医疗健康机构直接分析数据,出具检查报告发给用户。同时也可以针对数据报告结果为用户提供医疗健康方面的建议。对于用户,特别是有慢性病监测需求的用户来说,无疑这类智能硬件设备就成了随身的体验中心,而用户所要做的仅仅是初期设定和定期充电而已。

  同时,这样的应用模式,无疑对产业链的形成也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硬件、软件、医疗健康服务机构等上下游厂商都需要参与其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智慧健康产业链。而对设备精细、精准度的要求,对传感器、传输技术的需求,也能够推动产业在技术研发、产业标准等方面的进步。而对用户数据的采集、分析、管理、整合等服务,业内也有专业的软件服务提供商可以提供定制化的软件产品给相关的医疗机构或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如上海互联网软件在移动医疗、健康管理等方面,已经初步摸索出了一套用户数据分析、管理、应用的软件开发设计方案,可以做到应需而设,为智慧健康产业的厂商提供智慧健康软件解决方案。可以看到,智能硬件产品,特别是可穿戴设备在操作、使用上的简化,不仅能方便普通用户接受和使用产品,也有助于整个智慧健康产业链的整合与发展,这也是与我们国家对健康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规划精神相一致的。

 编辑:崔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