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伴随着新一代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打造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的智慧城市成为社会发展新的追求。智慧城市会提供高超的管理技能和精细的服务。当我们上班出门前,按一下手机,小汽车自动从车库行驶至家门前接你上班,路况实时显示在导航图上;若身体略有不适,血压、心率等指标自动传送给私人医生,不用去医院,处方回复到了邮箱,并提醒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是未来的“智慧”生活。
如此便捷、舒适的生活,何时能真正实现?智慧城市距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
各地“智造”方兴未艾
2008年,国家提出打造智慧城市概念,各地掀起新一轮城市化重点工程的建设。到目前全国已经有400多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覆盖东、中、西部地区,约为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总数的六成。这意味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从概念走向落地,从试点走向普及。
全国政协委员、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是智慧城市概念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认为,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特别是智慧城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具有引领作用。新型城镇化是未来十年以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解决几个重要问题:由以土地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由扩大城市面积和数量向提升城市质量转变;由条块分割的城市管理模式向共享协同转变;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融合,大大增强了政府及相关机构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降低了服务成本,使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可能。
为推动智慧城市的到来,住建部于2013年在全国193个城市的区、县、镇开展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希望通过3—5年,对其进行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由低分到高分授予一星、二星和三星。
在此政策引导下,全国各地“智慧城市”纷纷登场亮相。由于各城市的侧重点不同,加之城市大小不一,组织方式不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出了不同的智慧系统,可谓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在国内,沈阳重点推动老工业基地的转型;杭州建设绿色宜居之城;重庆建人文健康之城;天津建国际信息化港口;北京建世界城市;宁波强化“智慧港口”的建设;重点推进港口物流产业链和智慧贸易产业链的发展;上海把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圳将建设“智慧深圳”作为推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已被有关部委批准为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组建了华南地区的物联网感知认证中心。
在国外,美国注重用信息技术促进国家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英国主要运用科技的手段来健全民主与法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日本主要利用智能化技术帮助改善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节拍。新加坡力图通过包括物联网在内的信息技术,将新加坡建设为国际上四通八达的“连城”。
有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建设将拉动1万亿元规模的设备投资。
“智慧”建设点亮美好生活
“智慧城市”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智慧城市专家、神州数码工程院院长谢耘表示,智慧城市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基本单元,智慧交通在一些城市雏形初具。通过电视,人们已较熟悉智慧交通的初级形式。
当你走进广州、深圳统一建设的公共网络管理平台,可在大屏幕上看到各条道路上车辆行驶的实况,人群行为的动态,还能查询任意历史时刻的记录。这就是路途监控摄像提供的素材。
公共网络管理平台的负责人透露,在广州、深圳这2个城市的统一公共管理平台上,安放的视频监控点达28万个之多,位列全国城市公共平台之最。
这28万个监控点是怎样把视线之外的情景传送到眼前屏幕上的?并没有人们见到的那么简单轻松。
28万个视频监控装置里有5.8个监控头,监控头中设置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人的眼睛、鼻子、耳朵,接触光、气味、声音等不同的信息后,再把不同信息进行转换传输,最后把各种信号又转换成光信号,显示在屏幕上。于是,你才能见到眼前的这一幕幕交通实况。
然而,这仅仅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公共管理初级子系统。智慧城市,至少还包含电力调度监控管理系统、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电视设施监控管理系统、供水监控管理系统、排水监控管理系统、供热供气监控管理系统、环境污染监控系统、气象监控系统、卫生防疫监控管理系统、城市建筑安全监控系统等最基本的系统。
谢耘坦言,智慧城市建设非轻而易举之事。在市政应急指挥方面,消防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民防设施监控管理系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政府市民求助中心系统等,无疑也是智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单元。若从由上而下的行政角度看,智慧城市从城市整体到区、县、镇、社区,可进行组网;若从行业角度看,有交通、通信、电力、燃气、热力、医疗、教育等等。纵向的行政和行业的横向网络交错编织,而且各地、各行业技术手段和方法不同,还需要有统一的接口对接,方能形成智慧城市网络的巨系统。这种网络最终与每一个家庭和个人畅通相连,才能实现真正的智慧管理和生活。
可想而知,智慧城市系统有多复杂,技术难度有多大,距离我们就有多远。人们眼下所见所闻,仅仅是智慧城市的局部发展或行业的第一步。
“智慧”建设积极更需引领
智慧城市的美丽景象,让我们憧憬,引领我们前行。但近几年,专家们发现,由于缺乏顶层设计,智慧城市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尽如人意之处。有些地区思路不清,盲目建设,有的甚至出现了网络安全隐患,整体上繁荣但杂乱无章。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需要构建一个个模块,由模块连接为一个个子系统,并一层一层升级联网,不可一蹴而就。只有当模块、子系统构建完善后,并实现互通互联,参与者能进行和谐高效的协作,才能达到智慧城市的终极目标。”工信部电子元器件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指出。
在谢耘看来,需要建立以城市映像为基础的城市管理系统,才能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他认为,现在需要打破过去传统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模式,重新进行顶层设计,以虚拟空间构筑城市映像,并在其基础上开发针对个人需求的各种应用,将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
郭为则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应突出自身特色,不能千篇一律,每一个智慧城市都应具有独特个性和侧重点,能够支持城市发展目标和更好发挥城市特色。
为推进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今年8月29日,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8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要求,智慧城市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和完善政府引导,统筹物质、信息和智力资源,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积极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有效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居民幸福感受,促进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