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
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一座城市除了地理位置等不可复制的因素以外,其经济水平、文化底蕴、发展方式、管理能力、信息化程度和服务水平都是宜居程度的重要指标。所谓好城市自然应该是宜居和宜业兼备的城市。如果说迤逦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素养、便捷的交通条件是苏州宜居基础,那么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则是苏州宜业的坚强后盾。而智慧城市的建设会让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更加美好。
智慧城市的概念尽管只有5年时间,但世界各国都争相建设自己的智慧城市,我国也有大约300座城市把“智慧城市”作为自己的建设目标。近日,苏州吴中太湖新城、昆山市继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市张浦镇之后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智慧城市既是信息时代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新目标,也是实现城市科学发展的新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只有开工、没有结束的旷日持久并不断发展的过程。
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拉动内需的最大潜力。亿万农民把过上城里人的好日子作为“中国梦”的重要目标,显然,城镇化并非简单地把农民的房子由农村搬到城里。也正因为如此,中央才特别强调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也就是智慧城市。
苏州必须把智慧城市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路径。苏州作为发展较快的先行军,遇到的转型升级的压力也比较大,而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平安有序的城市,高效透明的政府,绿色和谐的产业,幸福安康的民生,正是契合了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另一方面,周边城市如上海、南京、无锡对智慧城市建设都有大手笔,这对苏州无疑是个挑战。最近几十年快速发展的经验表明,长三角城市群中,本来发展基础就相差不大,稍有疏忽就会被超越。
其实,苏州建设智慧城市也有很多独特的优势。首先是苏州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苏州的财力可以提供坚强的保障。苏州还是全球闻名的IT制造业基地,有完整发达的信息产业链也是重要的基础。其次,苏州的城市发展阶段已经与智慧城市相吻合。苏州作为一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备,有条件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再就是苏州有着高素质的居民。智慧城市的主角是人,没有高素质的居民和管理者,再好的硬件条件也是白搭。如果说智慧城市中的“智”是指技术的话,那么“慧”则是指人,只有“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做到“集大成、成智慧”,注重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市民的参与,做到城市管理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
编辑:陈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