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鼎韬见解:“互联网+生活服务业”的热门应用——各类打车

【承包网】 发布于 2015/6/9 17:53:19
点击: 707

  针对快的打车获得6亿美元融资、 滴滴快的合并、Uber和百度加深合作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BAT巨头纷纷进驻打车领域、爱拼车宣布关停服务器、以及各地交委与打车软件公司约谈等等一系列热点事件,笔者重点分析了当前主流的多个打车软件,对他们的模式和特征进行了归类和总结:

  一是明确服务对象和理念是成功的基础。“乘客第一,车主第二,平台第三”的服务理念被广泛认可和遵守,未来无论是对乘客还是车主来说利益驱动必然会向价值驱动升级;

  二是梳理清楚商业模式很重要。从遵循用户体验来看,乘客和车主同等重要,因为他们都是平台的使用者和连接方,需要从两个维度设计平台功能和服务。但是乘客和车主之间更应该考虑哪方的利益最大化,从市场经济分析理论看,乘客还是最终端的用户,树立以乘客需求挖掘为核心平台应用和服务理念很重要;

  三是资本市场追逐,投资机构开始热捧。2014年就有超过20家拼车APP拿到融资,融资总额超过2亿美元,烧钱大战不可避免并将进一步升温,就目前结果来看有的将投资者的钱完全变成了学费,有的则在拼车市场逐步站稳脚跟;

  四是行业逐步整合,最终优胜劣汰。从当前拼车市场看,存在Uber、嘀嗒拼车、一号快车等三大主流软件平台,同时还有爱拼车、AA拼车、哈哈拼车、天天用车、51用车等小众品牌,未来随着行业的整合(收购或者对等合并)和优胜劣汰,将会出现“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态势,预计最多只会留下2-3家主流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例如爱拼车已经停止用车服务;

  五是平台盈利模式拓展、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当前绝大多数的拼车APP平台的盈利模式是前期大量投入以求稳固市场,前期可期待的收益基本还没有显现,无非是资金停留收益、平台入口流量分成等;未来还将衍生出更多的服务,例如出行社交平台、建立自己的粉丝群(未来粉丝经济带来的商业利益也很可观);

  六是亟需相对的自由市场和必要的行业规范。如何平衡拼车和打车市场,国家相关部门如何界定行业的界限、规范行业冲突以及一系列可能出现的乘客安全等潜在问题等等,“互联网+打车”模式下必须要求相关部门有所关注和约束、规范。

  【以上内容为鼎韬咨询原创,仅代表鼎韬咨询观点,版权及最终解释权归鼎韬咨询所有,如需转载及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作者:鼎韬咨询 编辑:李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