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对我,要说大事件就是58赶集合并了。但我觉得比较好玩儿的时刻是2015年9、10月份,我们开始投放瓜子二手车广告的时候。
如果没有并购,可能跟58这一仗还在打,我甚至觉得我们有机会赢,因为我们当时账上有很多的钱,弹药充足。以前埋头打仗,每天盯着数据,相当于你端着冲锋枪在往前冲。现在不一样,你从战场出来,思考调整的时候会想很多事情。想为什么会这样,之前做得好还是不好,如果重新去做会有什么变化。我会退后一步看整个互联网大的变化格局。现在再启动做项目比以前要从容很多。
回到瓜子这件事,我要做的不是战术的操作,而是把这个事想透以后,再去决定做什么。之前很多创业者是这样,人才也头疼,资金也痛苦,冲在前线补这个洞,补那个洞,很多CEO主要精力都耗在干这些事上,搞得非常痛苦。
我越来越觉得,做企业靠的是对节奏感的把握。之前赶集跟58在这个战场里,埋着头使劲打,根本不看天,你也没别的招,双方已经打了这么久,就拼执行力,使劲地做。这次做瓜子,说实话也是我创业这么多年,第一次开始对形势有个预判,预判以后反推回来做一件事,出来的结果还挺好,这是我自己感觉比较开心的一件事。
二手车的风口会变多大,取决于瓜子和优信的仗会打成什么样。我们投入大笔资金做市场,加速培育用户。两家一起教育市场的时候,用户的认知会被很快唤醒。行业的发展,取决于一两个跑得比较快的企业,他们甚至会把行业进程提快两三年。
广告我们打得比较久,优信则是第一次。品牌的塑造,不在于一个事件,这个事件对品牌有拉动,但做长期的品牌建设不能指望靠事件拉动,看可口可乐、谷歌、苹果,都是一个长期对用户认知的影响,把某一类服务或商品跟某一个品牌关联在一起。
我是做产品技术的,比较喜欢从用户的角度去分析一件事情。两三个平台在高度竞争的时候,如果你前端无法做出差异化,可能两家公司合并是必然的结果。这个事不单是今年出的这几起,之前还有视频。最后你发现,视频变成BAT三家在玩儿,没有别家了。如果你针对用户,做用户端很难形成差异化的体验,最后资本变成你唯一差异化的因素了,当资本不愿意再买单的时候,合并就是必然了。
瓜子是C2C,直卖模式。很多投资人特别看重这个模式。我们客单价高,因为两头是C,相关的金融保险后服务做得也非常好,每个月差不多以50%的速度在增长。
瓜子这个平台,能让我继续发挥,从零开始到最终上市去敲一个钟,我不觉得这个事有什么悬念。
我自己放了6000万美元在瓜子上,对我来说是我最后一次去创业,放更多钱拿到股份是最应该的。对我来说,我有这些钱去投创业者,为什么不去投自己呢,最有价值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市场变化比我们预想的要快,对手融资步伐比我们想象要快,这个大冬天资本市场在这个领域还是在不停的发生变化。要花很多钱,不管明年冬天不冬天,这个大战还是在所难免。冬天也是超越对手最好的机会。
在正确时间段做一个正确的事,能为你未来省很多很多的钱。
传统经济不太了解O2O,是可以理解的。每个行业刚起步时都是这样,2005年web2.0也是出来一堆公司,后来有的公司倒闭了,有的公司活下来。
当一个行业风口太大的时候,吹起来的不光是大的猪,鸡鸭鱼都会被吹起来,最后风口一旦变弱,有的就撑不住,自己没长翅膀就会掉下来。掉下来的时候就会有声音来谴责。再过一段时间,这个行业会慢慢趋于健康。风口太大,导致很多行业的一些商业模式是伪需求,被创造出来也是为了获得资本投资。这些企业现在相当辛苦,你去算他的账根本算不过来。
一名投资人曾告诉我,很多项目他们现在开始看的不太清楚了。只要补贴订单就会往上涨,你再投一大笔钱订单还会往上涨,你也不知道这个涨是健康还是不健康的。他们也挺无奈,这种项目他们也不知道投不投,投下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58上市前总共花了5000万美元,赶集也差不多。虽然融的钱挺多,最后一笔融资前账上还剩4000万美元,一直到今年3月份跟58合的时候,总共花了不到1亿美元。58赶集亏了不到1亿美元,做成了一个百亿美元市值的公司。现在,为了做到百亿需付出的成本远远不是几亿美元。整个互联网市场在变大,这个公司能变成100亿,他就敢投10亿,能有1000亿他就敢投50亿。
我了解到,所有做订单补贴的企业,绝大部分现在都开始大幅收缩了。之前,高增长泡沫的订单肯定会下降很多,这时候资本市场担心没有人来接盘,而且,他们也不知道这种烧钱的模式是不是能持续。
O2O是资本超级依赖的行业,跟我们早些年做网站不同。网站提供信息不需要太大的成本,除了服务器。O2O其实是提供服务的行业,服务后完成订单的成本相当高,一旦补贴停了,导致订单下降,会引起一个连锁反应。线下提供服务的人员发不起工资,你开始裁员、收缩,融不到钱,最后公司关门的时候,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判断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市场上死的绝大部分公司应该都是依靠补贴的公司。
做一个企业,不管是O2O,还是任何一款产品,都要看三个方面:获取新用户,用户的留存和它创造的价值。你花多少钱买一个用户,这个用户留存期间给你创造多少价值,你付出多少成本,这些东西如果是非常健康的,我相信这些企业即使不补贴,也没有压力。
我估计,过一段时间,你出去收尸体会收一大堆,只有一App,其他什么都没有了。但所有这些情况抹杀不了O2O存在的价值,因为O2O是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提高生产率,的确把中国很多领域非常落后的生产力在大幅度提升,导致效率甚至比美国还要高,这是它的价值。
投资人也不能怨创业者订单造假,他们也是被投资人逼的。投资人总是找规模最大的,投第一名,总觉得投第一名是最安全的,第二名为了追上第一名就不择手段。
这一波会有很多大的巨头出来,我相信下一个百亿千亿机会肯定在这个领域出来。每一波大的潮流出来一两家巨头,搜索是,社交是,电商是,我认为O2O也是,一定会出来一两个巨头,还有一堆市值几百亿美元的。
我现在基本上每周至少跑一次步。我倒没有特别追求一定要半马、全马。这个事还得一步步来,全马有点像敲钟,没有那么着急。本身跑步的过程挺享受的,到时候能跑你也就跑了。我每天都在进步,可能有一天你自然而然就跑了一个全马,也不觉得累。
Q:今年你得到的最佳建议是什么,它来自哪里?
A:有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一定是建议。我们开始合并的时候,徐新当时说,两兵相战勇者胜,我当时印象深刻。现在O2O很多时候是大战,一些大的决策是不能纠结的。
我有个读书计划,一个季度看五六本,五六本里我有意识的交叉看,小说、英文、自然科学,感兴趣的都会翻。
Q:你觉得你所处的行业2015年最大的变化或者变量是什么?
A:长期我们肯定是看好。
招聘为什么这么火,劳动力数量从2011年开始是下降的,之前找工作的求企业主,现在企业主求找工作的,这几年表现特别明显。二手房、二手车的交易,是每年百分之几十的增长,非常快速的增长,我觉得不太受经济的影响。别说什么互联网吹泡沫,只要生产效率是提升的,一定是有价值的。
现在这一波互联网创业和投资的影响是,之前圈子里自己在玩儿,互联网公司相互在买广告,打打仗。现在,每个行业没有一家线下店不受到冲击的,大的商贸城流量都在下降,包括永辉、沃尔玛,因为互联网让行业效率在提升,下面几年是中国非常大的机会。
Q:你认为冬天在来临吗?或者已经来临?
A:资本寒冬已经到来了,这毫无疑问是肯定的。历史上的冬天会延续一年到一年半,或许会到明年年底。
二手车其实已经起来了,下面直接到PE阶段。之前在冬天没来的时候,任何一个C和B的组合都被投了一大堆公司。在这个组合里还有各种磨合,纯线上模式,线下模式,后服务业也被投了一批。从明年开始应该是巨头之战。
其实大冬天,好的项目投资人还是愿意站在门口。我们的斗米在融资时,很多投资人都跑到我办公室门口,在我那里跟我聊,说“你一定要给我机会,至少拿到一半,回去才交代得过去。”所以好的项目还是会很受欢迎。资本是一个放大器,是乘法,不是加法。乘法导致谁有钱,谁在这个领域有比较大的影响力。
Q:你认为创业热潮形成了泡沫吗?你如何看待创业热潮?
A:我感觉天使没受太大的影响,还是有很多。这一波O2O,或者互联网+,覆盖的范围太广了,导致创业机会比以前多很多。现在的创业者,比我们那时候成熟太多了。我都不敢想象,再过10年这些在赶集、58的打工者他们成熟起来还了得。
不过,现在的确给创业者自我学习的机会比以前要少,尤其O2O行业,很明显。我们当年搞了四五年,闷头搞,没人管你。现在不行了,有时候竞争因素对你的影响比之前大很多,很多你做的事情是竞争对手导致迫使你做这个事,而不是你自己想做。有点像囚徒困境,两边很容易就顶上了。
随时随地了解最新ICT产业资讯,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cnwaibao",关注中国外包网官方微信。
作者:朱晓培 编辑:李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