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周鸿祎:互联网的4大新商业模式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27 22:42:56
点击: 551

  2014年1月18日,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成员、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14年年会暨“信息化与全面深化改革”论坛上做了“信息时代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主旨演讲。他提出:互联网在扮演一个价值创造者的同时,也在很多行业扮演着摧毁者的角色,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商业模式,也正在形成一个新型商业模式,它是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与跨界、颠覆式创新。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

  以下为演讲全文: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一个观点,在中国做创新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在中国做创新,往往是在理性上非常支持创新,但在感性上困难重重。当你在讲创新的道理时,有的人可能没听明白你的意思,可能会觉得你唯恐天下不乱。你可能发现,真正的创新在刚开始时都是一定不被主流所认可的。如果今天干一个事情,大家都觉得都特别好,大家都一致认可,这个事情往往不是真正的创新;真正的颠覆性创新在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往往是看不起,接着是看不清,然后是看不懂,但等到你真正做成了,大家都来不及做了。我们从小接受的文化是从众文化,我们在写商业计划书的时候希望美国在做,希望跨国公司在做,通过别人认可与实践使我们获得存在感,这种一定无法形成真正的创新。我们从上到下鼓励年轻人创新,但是创新十有八九是要失败的,失败是必然,成功才是偶然。我们国内的一些大公司在面对新事物时往往采取稳健的做法,让小公司先去趟路,然后自己再冲一下,这种方式固然稳健,但是难以真正成为成功的创新公司。我们的文化有成王败寇的倾向,对于一个公司、一个企业家的评价往往取决其市值、收入、规模,对失败的企业少了很多的宽容,大家往往害怕失败,大公司也往往不敢创新,都倾向于复制美国的模式。

  最近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出现了很多企业,但基本上是简单的肌肉比拼,难以看到创新的影子。在经典教材里,颠覆性的创新都是屌丝的逆袭,往往意味着创立新的商业模式。在国外,法律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但不会保护商业模式。在传统观念里,一个企业家不应该有那么多的冲突,他应该像儒商一样温文尔雅,但在美国的硅谷不断有新的企业把旧的企业颠覆掉。这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创新力。只有每隔几年有一批年轻人发展起来,运用颠覆式创新创立出新的游戏规则,才能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国家的创新希望是掌握在年轻人手里。但在中国互联网上有一个很滑稽的现象,很多年前讲互联网的就是我们这些人,很多年后的今天讲互联网的还是我们这些人,你看不到中国的90后年轻人发展起来,中国互联网固然能够产生上千亿的大公司,但真正的创新能力与美国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最近很多传统企业找我,因为最近流行一个很恐怖的词叫互联网思维,我介绍一下互联网思维。我们很多CEO是接近互联网、了解互联网的那些人,很容易谈到对互联网、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打广告,去赢得我们的用户,但仅仅只是把互联网当成一个工具和媒体;对于一个零售型企业,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卖产品,但是我认为这仅仅是用互联网,而不是真正融入互联网。实际上,我认为,互联网在扮演一个价值创造者的同时,它在很多行业也扮演着摧毁者的角色,摧毁了很多传统商业模式。

  对于互联网思维的理解,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用户至上。在传统商业模式中是没有用户概念的,只有客户的概念,你跟客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简单的商业关系。当传统商业模式面临互联网的冲击时,所有成功的企业不是把自己的业务简单地搬到互联网上,实际上是要真正融入互联网,永远不去考虑怎么赚客户的钱,而是考虑怎么赢得更多的用户,用户和客户最大的差别是用户不用付费。如果你的企业建立了品牌,有了足够的用户群,那么你才能基于互联网建立基础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可能颠覆所有的传统模式,包括电视工业,包括传统硬件制造。比如微信,它消灭的是运营商的商业模式。谈到微信对运营商的危机,短信和话费收入的减少不是问题,可怕的是用户与运营商的关系越来越远,运营商失去了他和用户之间的关联,所以我认为,客户不是最重要的,用户是最重要的,用户至上是基本的价值取向。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