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举行的2014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表示,我国互联网经济正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深刻改变着全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据了解,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我国网民数量达6.0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5.4%。2013年全年,信息消费规模预计超过2万亿元。
2013年,“宽带中国”战略加速推进,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网络接入手段日益丰富。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网民数量达6.0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5.4%。
“作为交易平台,互联网已成为分销重要渠道,越来越多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而作为工作平台,互联网对企业的服务支撑逐步渗透到生产经营全过程,推动传统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高新民表示。
以互联网金融为例,其正从单纯的支付业务向转账汇款、跨境结算、小额信贷、现金管理、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等传统金融业务领域渗透。数据显示,中国电子商务小额信贷累计贷款规模2013年达到2300亿元。未来将有更多涉及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完成。
“一些互联网企业正涉足银行主要金融业务,撬动银行存款甚至分食理财市场。年轻的消费者可在2014年享受到更丰富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
有专家表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创新热潮将进一步释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名词将正式进入实用阶段,并应用于社会管理、医疗、交通、金融服务等方面。
伴随互联网产业的成熟和扩张,网络安全问题逐步显现。会上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网民在网上的损失约为1491.5亿元,其中,手机用户风险高于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用户,诱骗是最主要的侵害方式,网络购物为权益损失的高危区。
高新民表示,黑客活动日趋频繁,网站后门、网络钓鱼、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等大幅增长,特别是在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网络安全正面临更多新挑战,网络攻击也将出现移动、快捷、私密等新特点。
多个部门表示,将在2014年完善电信和互联网行业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并开展国家信息安全专项工作,推动信息安全产业发展。
编辑:陈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