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的“大树效应”用在经济领域,尤其是过去多年的京津冀发展上,几乎等同于“大树底下不长草”了。北京对周边资源的虹吸现象导致三地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河北多地,犹如环绕在光芒四射首都周围的“灰项圈”。难怪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开玩笑说,北京、天津这两个直辖市太胖了,周边的其他城市太瘦了,要做出一个具有城市竞争力的城市群。
“红肥绿瘦”绝非高层意愿,一枝独秀不是春。要实现万紫千红春满园,三地就必须“修枝剪叶”,做好加减法。京津合作,因经济技术水平接近,产业结构错位,资源禀赋各异,可分工合作、强强联合;京冀合作,则为资源互补、产业链重构以及生态合作。如此,三地才能从体量、质量和水平上成为世界级城市群。
当然,最终的规划和操作,绝不仅仅是在一张地图上做简单的“加减法”。这是一场从高层到基层的智慧考验。 今年3月以来,京津冀一体化因最高层的推动,再度破题。时隔10年,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为何会在今年提上议事日程,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实现优势互补、错位竞争、互利共赢,三地当前的政策重点是什么?在此进程中,产业机会有哪些?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中心多次强调,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是今年市场的一条重要线索。
近日,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宏观研究中心总经理管清友博士,请他对上述问题进行解读。
体制改革试验区
NBD:2004年11月,《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开始编制,这被认为是京津冀一体化的最早版本。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京津冀一体化的问题为何会在这个时间节点被再次提上议事日程,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管清友: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潜在增速下降的背景下,寻找新的区域增长引擎的重大举措。其在当前被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
一是现实问题倒逼。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京津冀地区尤甚。京津冀地区的煤炭、石油消费量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河北的钢铁、水泥等产能严重过剩。这种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与我国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模式有关,与财税体制和行政体制也有关系。北京作为首都的各种功能过度集中,区域发展市场化程度低,权力配置资源特征明显,首都大城市病严重。
二是战略转换驱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珠三角、长三角两大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珠三角、长三角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在我国外需呈现明显下滑态势、需要依靠内生动力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塑造新的增长极迫在眉睫。
三是中央高层大力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的领导人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不同,因此经济工作的重点和特征也不同。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将会把京津冀地区塑造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
NBD:此前有消息称,京津冀一体化方案或在今年6月出台。鉴于这一区域合作规划以往不太成功的事实,您认为,此次在顶层设计和具体执行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管清友:首先,在中央层面成立非常设领导机构。综合考虑改革与发展的多方面因素,我认为,中央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可设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国家发改委。可仿照西部大开发办公室的经验,作为非常设机构,办公室在完成使命后可撤销。
其次,规划与落实并行。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要制定短、中、长三个时间层次的规划,明确协同发展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当前可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来统筹协调规划制定,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京津冀三地尽快推出规划。短期规划建议与“十二五”规划衔接和匹配,并纳入“十三五”规划,保证进度统一,并在2014年内推出短期规划,明确思路,引导预期,形成共识。
在做规划的同时,应该鼓励京津冀三地主动对接,在产业转移、人口分流、区域定位、城市功能、体制机制等问题上进行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按照规划做好港口、城铁、通讯、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让企业自己决定去留,政府严把环境关、安全关。涉及产业的转移和布局调整,要有充分的理由和透明的规则,不能拍脑袋。
作者:隋丕宁 编辑:李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