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安徽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起点,那么北京中关村就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起点。
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再到中关村科技园区,直至今天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同发展历史时期一次次名称的变更,也意味着中关村在体制机制方面的重大创新和变革。
30多年来,中关村一直挺立在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潮头,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关村是飘扬在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潮头的一面旗帜。
改革的先锋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那个改革激情燃烧的岁月。
1980年10月23日,在中关村一个破旧仓库,诞生了我国第一家民营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它是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与6名科技人员一起创办的。
被称为“中关村第一人”的陈春先为何要从科研院所走出来创业?原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打开国门,陈春先1978年至1980年间3次考察美国硅谷和128公路等地,当他看到那里云集的数百家高科技企业,一批批科研成果迅速完成了产业化、市场化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后,被深深震撼了。
“中关村的人才密度不比旧金山和波士顿地区低,素质也不差,我总觉得有很大潜力没有挖出来。”怀着一种使命感,陈春先决定在中关村地区建立“技术扩散区”。
30多年前,创办这样一个不要国家拨款、不占国家编制、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民办企业可谓石破天惊。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出台,拉开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面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这一轮改革的基本点是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承认技术的商品属性,开拓技术市场,促进技术和经济的结合。
在改革号角的感召下,以柳传志、王洪德、段永基、张家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从大院大所走出来,拉开了科技人员面向市场、自主创业的序幕。
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白颐路(今中关村大街)附近聚集了“两通”、“两海”以及联想等近百家民营科技企业,被人们称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民营科技企业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科研机构和国营企业,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关村的创新和发展。1987年,中央办公厅组织7家单位联合成立调研组,开展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研工作,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该报告评价:电子一条街的发展冲击了旧观念,冲击了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旧体制,探索了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路子,探索了我国高技术产业起步和发展的新路子,为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于1988年5月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示范区前身)成立,同时,批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奠定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现行政策的基础。由此中关村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和中国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试验区。
“我们所处的时期是历史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碰撞最激烈的时候,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试验区如果不去探索,不去改革,不去试验,就没有生命力。”这是25年前胡昭广在应聘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办公室主任时激情洋溢的面试发言。
胡昭广参加的这次面试正是北京市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试验区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当时,这是对传统政府公职人员任命制的一大突破。胡昭广后来成为中国第一家高新区的第一任主任。
作者:杨文利 编辑:李婉玲